《南歌子 同余吾太史题美人册子》
时间: 2024-09-19 20:4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髻三三夜,兰襟九九辰。
盛时梳裹一番新。
只恐仙风吹去掌中身。
绣被焚香懒,春镫梦里频。
十三模样惯含嚬。
不及猧奴犹得暂时亲。
白话文翻译:
在宝髻的夜晚,兰色的襟带在时辰里交错。
盛装时梳理新发,唯恐那仙风轻轻拂去我掌中的身影。
绣被上焚香懒懒地,春夜梦中频频回忆。
十三岁的模样习惯了含着愁眉。
比不上猧奴那样,至少还有些许的亲近。
注释:
- 宝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象征着美丽和优雅。
- 兰襟:指用兰草制成的衣襟,寓意高雅。
- 盛时:指最美好的时光。
- 仙风:指轻柔的风,象征着飘渺的境界。
- 绣被:指华丽的被褥,焚香指点燃香料,营造气氛。
- 猧奴:古代的歌舞伎,常指那些在宴席上陪伴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薇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她的诗风清丽,语言优美,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身美丽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歌子 同余吾太史题美人册子》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与情感的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形象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宝髻三三夜”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美丽的意象,暗示着女性的娇美与青春。接着,诗人以“兰襟九九辰”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优雅与高贵。
诗中提到“只恐仙风吹去掌中身”,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惧怕,也折射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绣被焚香懒,春镫梦里频”描绘了一幅春夜的梦幻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慵懒又充满思念的氛围。
而最后两句“十三模样惯含嚬,不及猧奴犹得暂时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爱情和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髻三三夜:三三指三次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氛围,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青春。
- 兰襟九九辰:九九指九个时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突显出女子的优雅。
- 盛时梳裹一番新:在最佳时光里,女子梳理新发,体现出她的精心打扮。
- 只恐仙风吹去掌中身:对美好时光的惧怕,预示着美丽与青春的易逝。
- 绣被焚香懒,春镓梦里频:描绘出一种悠闲的春夜,充满对过往的思念。
- 十三模样惯含嚬:描绘出少女的愁苦与无奈。
- 不及猧奴犹得暂时亲:对比猧奴的陪伴,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把青春与美丽比作“宝髻”,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如“宝髻”与“兰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仙风”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髻: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兰襟:代表高贵与典雅。
- 绣被:象征温暖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宝髻三三夜”中的“三三”指的是: A. 三个夜晚
B. 三次的夜晚
C. 三十个夜晚
D. 三百个夜晚 -
诗中提到的“猧奴”是指: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歌舞伎
C. 一种美食
D. 一处风景 -
诗中反映了对什么的惧怕?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美好时光的惧怕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亲情的失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胡薇元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女性与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