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7 23:07:36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独倚阑干尽日,此身与世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独倚阑干尽日,此身与世悠悠。

白话文翻译:

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整日如此,我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阔:江面宽阔。
  • 风烟:风中的烟雾,这里指黄昏时的景象。
  • 易晚:容易带来黄昏。
  • 山高:山势高耸。
  • 草木先秋: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 独倚阑干: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 尽日:整日。
  • 此身与世悠悠:我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登山望海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登山望海时所作,通过对江阔风烟、山高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山望海的景象,通过对江阔风烟、山高草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的“独倚阑干尽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阔风烟易晚”:描绘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山高草木先秋”:描绘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独倚阑干尽日”:表达作者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整日如此,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沉思的状态。
  • “此身与世悠悠”:表达作者的身体和这世界一样悠远无边,传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江阔”对“山高”,“风烟易晚”对“草木先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草木先秋”赋予草木以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阔:宽阔的江面,象征着广阔的自然空间。
  • 风烟:风中的烟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山高:高耸的山势,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草木先秋:草木最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阔风烟易晚”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面宽阔,风烟容易带来黄昏 B. 江面狭窄,风烟不易带来黄昏 C. 江面宽阔,风烟不易带来黄昏 D. 江面狭窄,风烟容易带来黄昏

  2. 诗中的“山高草木先秋”表达了什么? A. 山势低矮,草木后感受到秋意 B. 山势高耸,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C. 山势低矮,草木最先感受到秋意 D. 山势高耸,草木后感受到秋意

  3. 诗中的“独倚阑干尽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忙碌的状态 B. 孤独和沉思的状态 C. 兴奋的状态 D. 无聊的状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登山望海四首》与苏轼的《赤壁赋》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张耒的诗更加简洁,苏轼的赋更加详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