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常恨逢梅少,及时江梅无好诗。 寂寞荒山少风味,直须云鬓插斜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一生常常遗憾遇到梅花的机会太少,即使及时在江边看到梅花,也写不出好的诗句。在这荒凉的山中,梅花显得格外寂寞,缺少了那种风雅的韵味,我只能想象自己将梅花斜插在发髻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生:一生。
- 常恨:常常遗憾。
- 逢梅少:遇到梅花的机会少。
- 及时:适时,及时。
- 江梅:江边的梅花。
- 无好诗:写不出好的诗句。
- 寂寞:孤单冷清。
- 荒山:荒凉的山。
- 少风味:缺少风雅的韵味。
- 直须:只能,只好。
- 云鬓:形容女子浓密如云的发髻。
- 插斜枝:将梅花斜插在发髻上。
典故解析:
- 无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是在他隐居或游历时,看到梅花而感慨自己未能写出好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创作的自我批评。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隐居时,看到梅花而有所感怀,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身创作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批评。首句“平生常恨逢梅少”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渴望,而“及时江梅无好诗”则透露出作者在面对梅花时的无奈和自责。后两句“寂寞荒山少风味,直须云鬓插斜枝”则通过想象自己将梅花插在发髻上的情景,来弥补现实中梅花的寂寞和自己的创作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平生常恨逢梅少”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渴望,以及对生活中缺少梅花陪伴的遗憾。
- 次句“及时江梅无好诗”则是在面对梅花时,作者感到自己无法写出令人满意的诗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
- 第三句“寂寞荒山少风味”描绘了梅花的孤独处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梅花的韵味似乎也减少了。
- 末句“直须云鬓插斜枝”则是作者通过想象自己将梅花插在发髻上的情景,来弥补现实中梅花的寂寞和自己的创作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梅花插在发髻上的想象,比喻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拟人:将梅花赋予了寂寞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和有情感。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批评。通过梅花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荒山:象征着孤独和荒凉。
- 云鬓: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生常恨逢梅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A. 梅花 B. 好诗 C. 荒山 D. 云鬓
-
“及时江梅无好诗”透露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
“寂寞荒山少风味”描绘了什么的孤独处境? A. 作者 B. 梅花 C. 荒山 D. 云鬓
-
“直须云鬓插斜枝”是通过什么来弥补现实中梅花的寂寞和自己的创作遗憾? A. 想象 B. 现实 C. 荒山 D. 云鬓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所居有梅一株在堂东荒秽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谢》与王安石的《梅花》都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创作能力的自我批评和对梅花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读,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