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
吴姬个个是神仙。
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
野人只合其中老。
别来已是二十年。
东望眼将穿。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怀念西湖,春天来临时湖上景色无比美丽。
吴地的女子个个宛如神仙般美丽,
她们竞相在湖上划着木兰船。
楼台林立,宛如蓬莱仙岛,
在这样的景致中,只有野人适合在这里安享晚年。
别离已经有二十年,
如今向东望去,眼睛几乎要穿透那遥远的方向。
注释:
- 长忆:长久以来的思念。
- 无限景:美丽的景色无比丰富。
- 吴姬:指的是吴地的女子,吴地即今江苏、上海一带。
- 木兰船:一种轻便的船只,常用于游玩。
- 楼台簇簇:形容楼台的数量很多,密集如簇。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美好与超脱。
- 野人:指隐居于山林的人,通常与世无争。
- 别来已是二十年:表达对久别的感慨。
- 东望眼将穿:向东远望,眼神几乎要穿透过去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阆,字季兰,号青溪,宋代词人,以其婉约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文情感,富有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江南时,特意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他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青春和往事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酒泉子(十之三)》以西湖的春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头“长忆西湖”便点明了怀念的主题,接着描绘了春天西湖的美丽景色,吴姬的形象和木兰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诗人通过“楼台簇簇疑蓬岛”的意象,暗示了人间与仙境的交融,展现了西湖的如梦如幻。
而“野人只合其中老”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逃避。最后两句“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念的深切。整首词情景交融,真挚动人,展现了潘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忆西湖: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对西湖的深切怀念。
- 湖上春来无限景:春天的到来为西湖增添了无尽的美景。
- 吴姬个个是神仙:形象地描绘出吴地女子的美丽,令人赞叹。
- 竞泛木兰船:渲染出轻快的游玩氛围,表现出欢快的生活场景。
- 楼台簇簇疑蓬岛:通过对楼台的描写,隐喻人间与仙境的交融。
- 野人只合其中老: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别来已是二十年:强烈的时间感,唤起对过往的追忆。
- 东望眼将穿:眼神向东,似乎穿越了时空,表达对旧梦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吴姬比作“神仙”,突显其美丽。
- 对仗:如“楼台簇簇疑蓬岛”,提升了词的韵律感。
- 象征:蓬岛象征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浪漫的地方。
- 吴姬: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魅力。
- 木兰船:象征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 楼台:象征着人文景观的繁华。
- 蓬岛: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姬”指的是哪里的女子?
- A. 河南
- B. 江苏
- C. 四川
-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木兰船”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船只
- C. 一种乐器
-
“别来已是二十年”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今天的失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潘阆的这首词更侧重于对外部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内省个人情感。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写西湖,却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宽广,展现了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