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商怨
作者: 陆求可
水莲开罢空江静。
又木莲弄影,寒雁初过,
胭脂霜下冷。
谁使移裁菊径,
把艳色逢迎陶令。
伴醉多情,
西风吹未醒。
白话文翻译
清商怨
水莲开过后,江面显得格外宁静。
又有木莲在水面上摇曳,寒雁刚飞过,
胭脂色的霜映衬着一片寒冷。
是谁把菊花的芳香移到了小径上,
将鲜艳的色彩迎合陶渊明的雅趣。
伴随着醉意与多情,
西风吹来,仍然没有醒过来。
注释
- 水莲:指水中盛开的莲花,象征纯洁与宁静。
- 木莲:一种花卉,常在水面上摇曳,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寒雁:寒冷季节飞过的雁,象征孤独与凄凉。
- 胭脂霜:用以描绘色彩,暗示秋冬之际的冷清。
- 陶令:指陶渊明,隐喻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清商怨》写于清代,处于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内心平静的背景下,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商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画面。开头的“水莲开罢空江静”不仅揭示了自然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展开,木莲的摇曳与寒雁的飞过,仿佛将诗人从宁静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的寒冷中。
诗中“谁使移裁菊径”一语,透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向往,正如陶渊明所追求的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现实中的“艳色逢迎”却暗示了世俗的浮华与短暂。最后一句“伴醉多情,西风吹未醒”,则在寒冷的西风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留恋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莲开罢空江静:水莲花开后,江面显得特别宁静,暗示一种内心的平和。
- 又木莲弄影,寒雁初过:木莲在水面摇曳,寒雁飞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氛围。
- 胭脂霜下冷:用“胭脂霜”形容冷清的景象,增强了视觉感。
- 谁使移裁菊径:询问是谁把菊花的芳香移到小径,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把艳色逢迎陶令:将艳丽的色彩迎合陶渊明,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伴醉多情,西风吹未醒:醉意与情感交织,西风吹来让人仍未清醒,表达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莲”与“木莲”比作人生的宁静与波动。
- 拟人:寒雁的飞过仿佛在与人对话,增添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孤独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莲: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木莲:代表着生命的柔软与变化。
- 寒雁:寓意孤独与思乡之情。
- 胭脂霜:暗示了秋冬的冷清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莲开罢空江静”中的“水莲”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纯洁
- C. 冷清
- D. 温暖
-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
- A. 陶渊明
- B. 陶侃
- C. 陶宗仪
- D. 陶渊明的朋友
-
诗歌最后一句的“西风”给人怎样的感觉?
- A. 温暖
- B. 凄凉
- C. 迷人
- D. 欢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清商怨》都展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前者侧重于思乡情怀,后者则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陶渊明与田园诗》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分析陆求可的《清商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