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床梧叶落渐满。怅流光欲晚。平楚高楼,连朝劳望眼。画屏潇湘漫展。恨梦破雁和人远。心上秋来,问秋秋不管。
白话文翻译:
银色的床上,梧桐树叶渐渐落满了。感到时光流逝,已近黄昏。平楚的高楼,连日来都在劳心望眼。画屏上潇湘的景色漫展。恨的是梦破,孤雁与人各自远离。心里感到秋天来了,问秋天,却得不到回应。
注释:
- 银床:指用银色装饰的床,象征华美与奢侈。
-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常用来寓意离别和凋零。
- 怅:感到惆怅,失落的样子。
- 流光:光阴流逝,时间的流转。
- 平楚:指楚地的平坦,楚是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
- 潇湘:指湘江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
- 梦破:梦境破灭,通常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问秋:对秋天的询问,隐喻对时光和往事的追忆。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潇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南方的美丽景色与深厚文化。结合“雁”字,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禄(1643年-1713年),字心斋,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王士禄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清商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生孤独的感慨。诗中使用了“银床”和“梧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开篇的“银床梧叶落渐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隐含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接着,诗人表现出对流光的惋惜,暗示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失去。
“平楚高楼,连朝劳望眼”则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虽有高楼在望,却难以触及。画面转向“画屏潇湘漫展”,潇湘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至此,诗歌情感达到高潮,恨梦破的无奈与孤雁的远离,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心灵的孤独。
最后“心上秋来,问秋秋不管”一句,诗人对秋天的询问既是对季节的感知,也是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孤寂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床梧叶落渐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银床上落满了梧桐叶,象征着离别与凋零。
- 怅流光欲晚:感到时光匆匆流逝,已接近黄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平楚高楼,连朝劳望眼:虽在高楼之上,却常常望眼欲穿,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 画屏潇湘漫展:美丽的潇湘景色在画屏上展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
- 恨梦破雁和人远:梦境破灭,孤雁与人天各一方,表达了对失去的遗憾与孤独感。
- 心上秋来,问秋秋不管:心中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向秋天倾诉却无从回应,体现出孤寂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床”寓意奢华与孤独,具有象征意义。
- 拟人:如“问秋秋不管”,赋予秋天以人的属性,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与人生孤寂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床:象征奢华与孤独。
- 梧叶:代表离别与凋零。
- 潇湘:象征美景与文化底蕴。
- 孤雁:暗示孤独与思念。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项是“银床”的象征意义? A. 美丽
B. 凌晨
C. 奢华与孤独
D. 自然 -
“问秋秋不管”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孤独与无奈
B. 欢快与期待
C. 温暖与团聚
D. 失落与绝望 -
“梦破雁和人远”中“雁”字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由与飞翔
C. 美好与快乐
D. 静谧与安宁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士禄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均表达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但王士禄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多以个人情感为主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王士禄诗词选集》
- 《诗词鉴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