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搔头斜照水,鬓云侵。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白玉簪花在月光下的景象。诗人用手轻轻拨弄头发,月光斜斜地照在水面上,鬓发如云般低垂。谁能不放下心中的忧愁,正是因为内心的多愁善感。
注释
- 白玉簪:指一种白色的玉制发簪,用作装饰。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 搔头:指轻轻拨弄头发,表示思索或沉思。
- 鬓云:形容头发如云般飘逸。
- 愁心展:指放下心中的忧愁,释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玉簪花的咏唱,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摘得新 其二 咏玉簪花》以白玉簪花为切入点,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意境。诗的开头描绘了白玉簪花在月光映照下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通过“搔头斜照水,鬓云侵”两句,展现了一个思索的姿态,仿佛在沉思中感受到内心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最后一句“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更是引发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美丽景色面前,依然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却又美丽的淡淡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描绘了白玉簪花在月光下的清丽,结合“瑶池”这一典故,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美感。
- 搔头斜照水,鬓云侵:通过“搔头”动作,表达了思考的状态;“斜照水”则暗示了月光的柔和与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
- 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反问句式,直击人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鬓云”比作云,形象地描绘了头发的飘逸。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内心忧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簪: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瑶池月影: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意象。
- 愁心:象征着人类普遍的情感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玉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财富
- B. 纯洁
- C. 忧愁
- D. 友情
-
“搔头斜照水”中“搔头”表示什么?
- A. 高兴
- B. 沉思
- C. 疲惫
- D. 愤怒
答案
- B. 纯洁
- B. 沉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摘得新 其二 咏玉簪花》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在月光下的思考与情感,但前者更加强调个人的忧愁,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