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顶花
作者: 洪皓 〔宋代〕
万片随风正可嗟,
残枝带雨认梨花。
胭脂洗尽馀香雪,
翠幄光生散绮霞。
品类海棠无杰句,
方言出顶更雄夸。
题诗载酒同清赏,
月上梢头始到家。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山顶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的情景。诗人感叹花瓣随风飘散,残存的枝丫上挂着雨水,让人认出那是梨花。虽然胭脂色的花已失去香气,洁白的雪花也已化去,但翠绿的帷幕在阳光下散发着绚丽的霞光。诗人认为海棠花虽然美丽,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诗句,而方言在山顶更显得雄伟夸张。最后,诗人举杯吟诗,伴着酒意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直到月亮升起,他才回家。
注释:
- 万片:指万千花瓣。
- 随风:随着风的吹动。
- 可嗟:令人感叹、惋惜。
- 残枝:指残余的树枝。
- 认:辨认、分辨。
- 胭脂:指花的颜色,形容花的红艳。
- 洗尽:洗去、消散。
- 馀香雪:余下的香气与雪白的花瓣。
- 翠幄:形容绿色的帷幕。
- 品类海棠:指海棠花的品种。
- 杰句:出色的诗句。
- 方言:地方方言。
- 清赏:清幽的赏玩。
典故解析:
"海棠"常被比喻为美丽的女子,诗中提到的"海棠无杰句"表明尽管海棠美丽,却缺少与之匹配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自诚,号惟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才华而受到重视。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在山顶游玩,看到花朵的美丽与凋零,感慨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借花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顶花》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的开头“万片随风正可嗟”,通过随风飘散的花瓣引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表现了自然之美的瞬息万变。接着,诗人描绘了雨中残枝的梨花,映射出一种凄美而又纯粹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花开花落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的“胭脂洗尽馀香雪”,则是将花的美丽与衰败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怀旧。诗人认为海棠虽美,但没有杰出诗句的陪衬,反映出他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题诗载酒同清赏,月上梢头始到家”,则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表现了与友人共饮共赏的欢愉,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归属感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歌层次分明,意蕴深远,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片随风正可嗟:万千花瓣随风飘动,令人感叹。
- 残枝带雨认梨花:雨水浸湿的残枝,辨认出是梨花,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胭脂洗尽馀香雪:花色虽美,但香气已消散,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 翠幄光生散绮霞:绿叶如帷幕般光彩夺目,展现出自然的绚丽。
- 品类海棠无杰句:海棠花虽美,却没有出色的诗句来形容,反映出诗人对文学的追求。
- 方言出顶更雄夸:在山顶的方言更加豪迈,表现出地理与文化的结合。
- 题诗载酒同清赏:与友人一起作诗和饮酒,共享清幽的时光。
- 月上梢头始到家:月亮升起时才回家,暗示诗人享受了悠长的夜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胭脂洗尽”将花的美丽与衰退比喻。
- 对仗:如“万片随风”与“残枝带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美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瓣:象征着美丽与短暂,代表生命的脆弱。
- 雨水:代表滋润与泪水,暗含思念与感伤。
- 翠幄: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活力。
- 月亮:象征着宁静与归属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花是哪种?
- A. 桃花
- B. 梨花
- C. 海棠
- D. 菊花
-
“月上梢头始到家”中的“月”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归属感
- C. 哀伤
- D. 财富
-
诗中提到“海棠无杰句”说明了什么?
- A. 海棠不美
- B. 海棠缺乏文学价值
- C. 海棠花开得很晚
- D. 海棠花香浓郁
答案:
- B. 梨花
- B. 归属感
- B. 海棠缺乏文学价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感慨。
- 《江雪》 - 柳宗元: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孤独与沉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美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