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

时间: 2025-01-19 17:45:22

薙草除枯叶,劳人亦动心。

无愁疏把酒,习嬾罢弹琴。

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

常寻省力处,外物孰能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纵笔
作者:陆游

薙草除枯叶,劳人亦动心。
无愁疏把酒,习嬾罢弹琴。
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
常寻省力处,外物孰能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劳作中感到的心绪波动。虽然在除草和扫落叶时,辛苦的劳动也让人心生烦恼,但他不再为愁苦而饮酒,也不再懒散地弹琴。洗净污垢后在溪水边,寻求在树荫下的清凉。他常常寻找省力的方法,外物又怎能侵扰他的内心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薙草:割草。
  • 除枯叶:扫除干枯的树叶。
  • 劳人:辛劳的人。
  • 无愁:没有愁苦。
  • 疏把酒:随意地饮酒。
  • 习嬾:懒散的习惯。
  • 濯垢:洗去污垢。
  • 临溪水:在溪水旁边。
  • 追凉:寻求凉快。
  • 常寻省力处:常常寻找轻松的地方。
  • 外物:外界事务。
  • 孰能侵:谁能侵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对外界干扰的超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但多次遭遇政治挫折,故其诗中往往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其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经历了政治失意和人生波折后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与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调适。

诗歌鉴赏:

“纵笔”以平淡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在外在的繁忙与劳作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对世俗烦恼的超然。前两句通过描写劳动的辛苦,映射出人们在生活琐事中常常被动的心态;而后两句则转向诗人内心的自我调适,强调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无愁”“习嬾”表现出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选择以酒和音乐来放松心情,然而这种放松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后半部分以“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一种心灵与自然相融合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语言上朴实无华,但情感却异常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薙草除枯叶,劳人亦动心。
    描述劳作时的情景,表达劳动的辛苦与心中的忧虑。

  • 无愁疏把酒,习嬾罢弹琴。
    诗人尝试通过饮酒来排遣愁苦,然而懒惰的习惯却让他停止了弹琴。

  • 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
    在溪水边清洗身心的污垢,寻找树荫的凉爽,反映了诗人向往宁静与自然的心态。

  • 常寻省力处,外物孰能侵!
    诗人强调了寻找轻松处所的重要性,内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 诗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使情感更加生动,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从容态度与内心的宁静,强调寻找内心的安宁与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枯叶: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酒、琴:代表诗人对生活的放松与追求。
  • 溪水、木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活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审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无愁”意指什么?
    A. 没有快乐
    B. 没有愁苦
    C. 没有烦恼

  3. 诗人常寻省力处,意思是?
    A. 寻找麻烦
    B. 寻找轻松的生活方式
    C. 寻找乐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淡泊。

诗词对比:
陆游的《纵笔》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多的是对内心的探寻与自我调适,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之美对心灵的滋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