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于忽操 其三
作者: 王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谓鸡斯飞,谁得而羁。
谓豕斯突,何取于缚。
是皆以食而得之,吾方饥而噫。
鸡兮豕兮,死以是兮。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事情怎么可能按我的意愿去做呢?又有什么意义呢?说鸡在飞,谁能去捉住它呢?说猪在逃,为什么要去捆绑它呢?这些都是为了生存而获得的食物,而我现在正感到饥饿,叹息不已。鸡啊猪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死去的。
注释:
- 于忽乎:瞬息之间,形容变化快。
- 谓:说、讲。
- 飞:指鸡在空中飞翔。
- 羁:束缚、拘留。
- 突:逃跑、冲出。
- 缚:捆绑。
- 噫:叹息声,表示惋惜或无奈。
- 死以是兮:死是因为这个原因。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皓,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令的青年时期,正值宋代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鸡和猪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存状态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于忽操 其三》通过对鸡与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当下局势的无力感。而鸡与猪的比喻,生动展现了被束缚的生存状态——鸡虽可以飞翔,却被人捕捉;猪虽有能力逃脱,却被捆绑。此时,诗人的饥饿感与无奈的叹息,既是对生存困境的真实反映,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食物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王令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又有对时局的反思,令人深思。诗人在平凡的饮食生活中,透视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表达了诗人对变化无常的无奈。
- 第二句“谓鸡斯飞,谁得而羁。”通过鸡的飞翔象征自由,反映了对自由的渴望。
- 第三句“谓豕斯突,何取于缚。”则揭示了猪被束缚的无奈,展现生存的压迫。
- 第四句“是皆以食而得之,吾方饥而噫。”反映了生存与饥饿之间的矛盾。
- 最后一句“鸡兮豕兮,死以是兮。”总结了生存的悲哀。
-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鸡和猪的象征性描绘突出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对立,增强了诗作的情感力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人在追求自由与生活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鸡:象征自由与不羁。
- 猪:象征被束缚的生存状态。
- 饥饿:象征对生存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鸡”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束缚
- “噫”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 A. 叹息
- B. 欢笑
- 诗人表达了对生存状态的什么态度?
- A. 满意
- B. 无奈
- 诗中“鸡”象征什么?
-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王令的《于忽操》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自由与束缚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令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个体主义。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王令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