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如皋》

时间: 2025-01-01 15:11:07

浮生飘泊走关河,落日平湖水不波。

沙鸟渐随帆影减,炊烟都杂海云多。

渔家有圃栽松竹,樵径无人长薜萝。

烽火年来未销歇,江乡何日靖干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泊如皋
作者: 江璧 〔清代〕

浮生飘泊走关河,
落日平湖水不波。
沙鸟渐随帆影减,
炊烟都杂海云多。
渔家有圃栽松竹,
樵径无人长薜萝。
烽火年来未销歇,
江乡何日靖干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泊如皋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提到,漂泊的生活如同过关过河一般,随着落日的余晖,湖面平静无波。沙鸥在空中飞翔,随着帆影渐渐消逝,炊烟缭绕,和海上的云彩交融在一起。渔家有园,种植松竹,而樵夫的路上无人,长满了薜萝。烽火连年的岁月未曾消散,江乡何时才能恢复平静,结束战争?

注释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形容诗人漂泊的生活状态。
  • 关河:指关隘与河流,象征着旅途与离别。
  • 沙鸟:比喻沙鸥等鸟类,描绘自然景象。
  • 帆影:指船帆的影子,象征着旅行与漂泊。
  • 炊烟:指渔家点燃的炊烟,体现生活气息。
  • 烽火:指战争的信号,象征动荡不安的局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烽火和江乡的意象常常出现在描写战争与和平的古诗中,反映了历史的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诗作完成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晚泊如皋》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诗人在平湖边静静泊船,随着夕阳的余晖,湖面如镜,平静无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中潜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战争的忧虑。通过对沙鸟、炊烟、渔家等自然与人文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园的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不仅反映了战乱之苦,也表现了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头两句表现了诗人漂泊的生活状态,借“浮生”与“关河”来表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落日平湖水不波”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夕阳湖景,平静的水面让人感到安宁。
    • “沙鸟渐随帆影减”则描绘了自然的变化,随着帆影的消失,沙鸟也不再飞翔,暗示着离别的孤独。
    • 后面几句描绘了渔家与樵夫的生活,虽然自然美好,但“樵径无人”则渗透出一种荒凉的感觉。
    • 最后两句强烈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点出历史的沉重与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生飘泊”形象地比喻人生如梦,短暂而无常。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结合自然景象与人类生活,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动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眷恋。

意象分析

  • 平湖: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落日:代表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 沙鸟:象征着自由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 炊烟:体现了人间烟火气与生活的温馨。
  • 烽火:象征着战争与动荡,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生飘泊”指的是什么?

    • A. 短暂的生命
    • B. 风景如画
    • C. 战争的痛苦
  2. 诗人对江乡的期望是什么?

    • A. 继续战争
    • B. 和平安宁
    • C. 经济繁荣
  3. “沙鸟渐随帆影减”中,帆影象征什么?

    • A. 旅行与离别
    • B. 生活的烦恼
    • C. 战争的阴影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江璧《晚泊如皋》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但杜甫更强调家庭离散与国破家亡的痛苦,而江璧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