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仲冬望日
独坐航泊轩迎月,
林隙灯光明灭。
远岸暮钟敲彻。
风定碧云凝,
托起一轮寒月。
清绝。清绝。
照见满湖澄澈。
白话文翻译:
在仲冬的日子里,我独自坐在航船的甲板上,迎接明月的到来。
树林间隙的灯光忽明忽灭,远处的岸边,暮色中钟声敲响,传遍四方。
风平浪静,碧空如洗,托起一轮寒冷的明月。
这景色清丽绝伦,清丽绝伦,照耀着满湖的澄澈水面。
注释:
- 林隙:树林间的缝隙。
- 灯光明灭:灯光在闪烁,象征夜晚的安静与孤独。
- 远岸:远处的岸边,指代自然环境。
- 暮钟敲彻:傍晚时分,钟声响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风定:风平浪静。
- 碧云凝:天空中云彩如同凝固一般,表明天气晴朗。
- 寒月:寒冷的月亮,传达出冬季的寒意。
- 清绝:形容景色的清澈与绝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照,清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见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常有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仲冬,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航行于湖上,面对明月,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与内心的寂寞。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仲冬望日》是一首蕴含着深刻情感的词作。王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仲冬时分的湖面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索。开篇“独坐航泊轩迎月”,就给人一种孤独而又清静的感觉,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月光相伴。
接下来的“林隙灯光明灭”,通过灯光的闪烁描绘出夜晚的氛围,增强了孤独感。远处的钟声则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意象,仿佛在提醒诗人,尽管夜色宁静,但时间却在悄然流逝。最后几句以“清绝”二字收尾,强调了湖面在月光下的澄澈与宁静,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个人的情感状态,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不仅有外在的自然景象,更有内心的孤寂与清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独坐航泊轩迎月”:描绘诗人孤独的状态,坐在船上,望着明月。
- “林隙灯光明灭”:灯光在树林间闪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 “远岸暮钟敲彻”:钟声传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风定碧云凝”:环境静谧,天空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托起一轮寒月”:寒冷的月亮被托起,象征着孤独与清冷。
- “清绝。清绝。”:反复强调景色的美丽,传达出诗人对美的向往。
- “照见满湖澄澈”:明月照耀着湖面,象征着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定碧云凝”,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使其更加生动。
- 重复:通过“清绝”的重复,强调景色的绝美和诗人的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人在清冷的仲冬之夜,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澄澈。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孤独、清冷和宁静,常用于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 湖面: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澄澈,承载着诗人的思绪。
- 灯光: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孤独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钟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清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
诗人“独坐航泊轩”的心情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孤独
D. 兴奋
答案:
- D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如梦令·仲冬望日》都涉及月亮的意象,但前者更强调思乡之情,而后者则更多描绘孤独的状态与自然的清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王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