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浴殿陪书诏,甘泉忝侍臣。
虚传游帝所,不复从时巡。
效死终何日,馀生漫此身。
攀髯如已矣,挥涕洒江滨。
白话文翻译:
在浴殿中陪伴书写诏令,甘泉宫中我羞愧地侍奉君王。
空传游帝的遗旨,已经不再随时巡游。
我何时才能效忠而死?余生就这样虚度此身。
抓着胡须感叹事情已然如此,泪水洒落在江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浴殿:指皇帝专用的洗浴殿。
- 书诏:书写的皇帝诏令。
- 甘泉:古代宫殿名,象征皇权。
- 虚传:空洞地传达。
- 游帝:指的是徽宗皇帝,因其生性游玩而得名。
- 攀髯:指抓住自己的胡须,常表示感慨。
- 洒江滨:泪水洒在江边,表现悲伤。
典故解析:
- 游帝:徽宗皇帝,号“宣和”,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因其沉迷于艺术与游玩,导致国家内忧外患。
- 甘泉宫:徽宗皇帝的寝宫,代表了他的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5年-1148年),字子美,号惭愧居士,南宋诗人、词人,官至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秀丽、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徽宗皇帝去世之后,表达了作者对徽宗的追忆与哀悼。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徽宗皇帝的追悼,展现了作者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自己在浴殿中侍奉皇帝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羞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游帝遗志的传达已经不再,暗含对皇权衰落的无奈与惋惜。第三句的“效死终何日”更是直白地表明了对忠诚的渴望与对未来无望的感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抓胡须和泪水洒落在江边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浴殿陪书诏:在宫殿中书写皇命,暗示自己身处权力中心。
- 甘泉忝侍臣:甘泉宫是皇帝的寝宫,侍奉皇帝且感到羞愧,表达了对权力的复杂态度。
- 虚传游帝所:游帝的遗志已不复存在,显示出对皇权的失落。
- 不复从时巡:暗指昔日的光辉已不再,表现出无奈。
- 效死终何日:对忠诚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无望感叹,情感深沉。
- 馀生漫此身:余生空虚无意义,表达了诗人的忧虑。
- 攀髯如已矣:抓住胡须感叹,表现出无奈和思考。
- 挥涕洒江滨:悲伤流泪,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如“浴殿陪书诏,甘泉忝侍臣”。
- 意象:通过“攀髯”和“洒江滨”等意象,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徽宗皇帝的追悼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浴殿:象征权力与荣耀。
- 甘泉:代表皇宫的地位。
- 江滨:象征流逝的时光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游帝”指的是哪位皇帝? A. 赵匡胤
B. 赵佶
C. 赵构 -
诗人对余生的态度是: A. 感到充实
B. 感到无奈
C. 感到快乐 -
“攀髯如已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叶梦得的作品更为沉重,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情壮志,体现了不同的时代情怀和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叶梦得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