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2:48:56

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

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二
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
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和山林生活的热爱,尽管年岁已晚,身体也已衰老,但内心的感悟却愈加深刻。谁能与我谈论这些笔墨的艺术呢?我虽然年迈,但还是想在山林中细细探索。黄昏时分,庭院中的喜鹊叫声让我感到欣喜,仿佛又要带来什么归来的消息。

注释:

  • 翰墨:指书法艺术,"翰"为笔,"墨"为墨汁。
  • 他生业:指与书法相关的职业,暗指诗人的书法造诣。
  • 山林:诗人倾向于隐居山林,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捉麈:捉住书法的技巧,麈为毛笔。
  • 扶筇:扶着竹杖,表示行走在山林间。
  • 庭鹊:指庭院中的喜鹊,寓意吉祥和喜悦。

典故解析:

  • 山林晚岁心:体现了隐士文化的思想,强调晚年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扶筇:与古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相关,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叶梦得,宋代诗人,以诗、文、词俱佳而著称,尤以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闻名。
  •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他晚年反映生活态度与哲理的产物,强调书法艺术与自然生活的融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诗人以“翰墨”开篇,揭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而后以“山林晚岁心”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年岁已高,身体的衰老无可避免,但诗人的内心却愈发沉淀,意境更为深邃。通过“捉麈”和“扶筇”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仍在探索与追求的态度,而“晚来庭鹊喜”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仿佛在预示着生活中仍有美好的归属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指出诗人将书法视为生命的事业,而对山林的向往则是他内心的归宿。
    • 第二联:“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虽然年纪已大,但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却愈加深刻。
    • 第三联:“捉麈谁能话,扶筇可细寻。” 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人探讨书法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他仍在探索的旅程。
    • 第四联:“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通过喜鹊的叫声,给人以吉祥和归属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翰墨”与“山林”,“捉麈”与“扶筇”,形成工整的对仗。
    • 拟人:将喜鹊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翰墨:象征书法艺术,代表诗人的职业与志向。
  • 山林:象征自然与宁静,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归宿。
  • 庭鹊:象征希望与吉祥,寓意生活中仍有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翰墨”指的是什么?
      A. 书法艺术
      B. 山林生活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对年龄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感到沮丧
      B. 感到无奈
      C. 感到内心愈加深刻

    3. “庭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自然
      C. 书法

答案:1.A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比较叶梦得与王维在山林生活的描写,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隐逸哲思,但更多地强调了自然的静谧和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叶梦得研究》
  • 《宋代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