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待制湖楼》
时间: 2025-01-08 21:0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待制湖楼
作者: 徐照 〔宋代〕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潜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楼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感慨。作者在天游之中观察到世间的种种变化,所有世俗事务都显得轻盈无重。湖边的沆瀣之地藏着仙境,而海的尽头则是繁华的城镇。作者感到一身的汗水流淌,仰望高空,感叹品类的多样与光明的高远。诗中表达了无心于世俗目光的心境,像是灵蜃在上空浮现,巨鳌在海底支撑。西边的雨气透入帘子,东方的月光洒在窗棂上。山脉靠近左边,湖水自然流淌成景。风起时,僧钟的声音响起,村庄的船只回航,莲花枯萎后收起绣段,松树静谧中传来琴声。濠濮之地看见鱼鸟,潇湘地区则有药草缺失。更高的地方何必再登,一百尺的高度又有谁来评断?昏暗的日头映照寒冷的山峰,远处的星星伴着笛声。醉意如同元亮的兴致,归来引发仲宣的情怀。阆苑的美玉贵重,黄州的竹子清幽。郡图中增添了圣人的足迹,画轴中记载着新的营生。渔人奏乐,坐车的客人盈满。古诗的八篇移植,四字的名号立下。未必最终能够成隐,清朝的未来还有待评判。
注释
- 沆瀣:指的是水中的泡沫,形容湖泊的神秘美景,也有隐喻仙境的意味。
- 灵蜃:传说中的灵异生物,能够在海面上出现,象征幻境。
- 巨鳌:传说中的巨型海龟,寓意伟大的力量。
- 阆苑: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元亮:指东汉时期的文人元亮,以文学才华著称。
- 仲宣: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王粲,以其作品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文,号心庵,宋代诗人,因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后世推崇。徐照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创作背景
《题陈待制湖楼》写于作者游览湖楼时,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世沧桑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在湖楼之上的所见所感。开篇的“天游观妙化”即展现了作者置身于自然之中,心境开阔,感受到天地间的神奇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沆瀣的仙境与海城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人世间的轻盈与无常。
诗中多次涉及自然景象,如“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特别是在描写莲花与松树的细节时,作者不仅传达了自然美的静谧,更赋予了琴声和人声的灵动。
后半部分的情感更加深沉,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诗句“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更是将个人理想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堪称宋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游观妙化:置身于高处,观察到世间的奇妙变化。
- 人世事皆轻:对世俗琐事的淡然与超然。
- 沆瀣藏仙境:湖水的泡沫中蕴藏着仙境的美丽。
- 津涯截海城:港口的尽头与繁华的城市形成对比。
- 一身潜汗漫:身心的放松与自在,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
- 品类仰高明:对高尚品德的仰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灵蜃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幻境。
- 对仗:如“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之生动有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超然,展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和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境:象征理想与美好。
- 莲花:纯洁与美德的象征。
-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尚。
- 笛声:引发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蜃”是指什么?
A. 一种风景
B. 传说中的生物
C. 一种植物 -
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轻视
C. 热爱 -
“昏日寒峰淡”中“寒峰”的意思是?
A. 温暖的山峰
B. 寒冷的山峰
C. 美丽的山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题陈待制湖楼》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前者偏重于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徐照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