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㔶十五章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0:52:48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

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白话文翻译:

虽然你还是个孩子,但你的气概已经像高山大岳那样雄伟。如今我送你成人,走上人生的道路,却看到你面露忧郁和困惑。

注释:

  • :思念、关心。
  • :你,古代用语。
  • 孩童:指年幼的孩子。
  • :气概、志气。
  • 负山岳:形容气概雄伟,像承载着山岳一样。
  • 送汝:送你,祝福你。
  • 已成人:已经长大,成为成年人。
  • 行路:行走、生活的道路。
  • 悲愕:悲伤和困惑,失落和迷茫。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年轻人前途的关心和对成长中困难的感慨。诗人辛弃疾在其生平中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对年轻人的成长道路更是有深刻的体会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辛弃疾的诗词作品数量众多,涵盖了历史、政治、爱情等多个主题。

创作背景:

《哭㔶十五章》是辛弃疾在晚年时写的作品,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诗中流露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比孩童与成人的气质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成长的艰辛。开头两句“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表达了对年轻人潜力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接下来的“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则转向现实,揭示了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整首诗在情感上由赞美转向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与深切关怀,表现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汝虽孩童: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怀,虽然他们年纪尚小,但内心的气概和志向却不容小觑。
  2. 气已负山岳: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年轻人所具备的无畏精神。
  3. 送汝已成人:表达了对年轻人成长的祝福,寄托了对他们未来的期望。
  4. 行路已悲愕:表现了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困惑和无奈,暗示人生道路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轻人的气概比作负担山岳,强调其雄伟。
  • 对比:孩童与成人的心态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成长的艰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期望与担忧,特别是对他们在面对生活困惑时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孩童:象征纯真与潜力。
  • 山岳:象征伟大与崇高的理想。
  • 行路:象征人生旅途。
  • 悲愕:象征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气已负山岳”是指什么?

    • A. 孩童的体力
    • B. 孩童的气概
    • C. 山的重量
  2. “行路已悲愕”中的“悲愕”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困惑与忧伤
    • C. 平静
  3. 诗人对于年轻人的情感是?

    • A. 失望
    • B. 期望与担忧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辛弃疾更侧重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展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辛弃疾的作品往往蕴含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