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时间: 2025-01-19 20:1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作者:辛弃疾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
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
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
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提到每年都有黄菊盛开,千年间东篱下的菊花依旧芬芳。诗中强调“悠然”二字,仿佛在说,生活中要有淡泊心态,才能笑对人生。自古以来,这座山的美景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唯有当时的心境与感悟,才是最重要的。诗人与友人共饮,醉倒后不必辞别,回首看见云在升起,鸟儿也已疲倦飞翔。重登阁楼,期盼与友人再会,把窗前的景色尽情描绘,让孩子们也能吟诵这份美好,最终归去,回归简单的生活。万卷书籍都有用处,人在田间耕作,悠然自得。
注释
- 黄菊: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东篱:指的是陶渊明的东篱菊花,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 悠然:心境淡泊,安然自得。
- 长笑退之诗:诗中提到的态度,意指对人生的洒脱与不屑。
- 归去来兮辞: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隐居田园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因其豪放激昂的词风和鲜明的爱国情怀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辛弃疾的晚年创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思考。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渴望一种宁静而自在的生活。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菊花、东篱、云鸟等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生态度的追求。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用“岁岁有黄菊”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美好。在悠然二字的强调下,诗人传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对抗人生的苦闷与复杂。诗中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享受,充分展示出一种“醉后不须辞”的洒脱。通过重登楼阁的景象,诗人不仅回忆过往,更传达出希望与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让读者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每年都有菊花盛开,千年间东篱下的菊花依旧芬芳。
-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强调“悠然”这个心态,才是面对人生的最佳态度。
-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古往今来,这座山的美景并未改变,真正感受在于当下的心境。
- “此意有谁知”:这种领悟,何人能理解?
-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与友共饮,醉酒后无需辞别。
- “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回首时,看到云在升起,鸟儿也已疲倦飞翔。
-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再次回到楼上,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
-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描绘窗外的美景,让孩子们也能吟诵。
- “归去来兮辞”:最终归去,回归简单的生活。
-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书籍有时能派上用场,自己耕作也能找到乐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心境的象征,体现内心的安宁。
- 对仗:如“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强调面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意象分析
- 黄菊: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
- 东篱:隐喻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云与鸟:云的升起象征希望,鸟儿的倦飞则反映出生活的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与高洁
C. 富贵 -
“悠然”二字强调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淡泊
C. 忧愁 -
“归去来兮辞”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陶渊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隐逸与自然之美。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孤独。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豪放与陶渊明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抗金的豪情,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与隐逸的生活。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出发点与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 陶渊明《饮酒》
- 宋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