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时间: 2025-01-07 22:18:39

年来百念如灰冷,何物关心搅睡眠。

奠枕不容安丙夜,乘轺端复类丁年。

曲中谁辨齁齁趣,梦裹难成栩栩然。

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寐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年来百念如灰冷,
何物关心搅睡眠。
奠枕不容安丙夜,
乘轺端复类丁年。
曲中谁辨齁齁趣,
梦裹难成栩栩然。
只恐睡蛇钩已尽,
髦蛮难到曲屏边。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心中百般思绪如同灰烬般冰冷,
是什么在牵挂搅扰我的睡眠呢?
即使枕头上也无法安然入睡的丙夜,
坐在轿子上又似乎回到了丁年。
曲中谁又能分辨那齁齁的趣味,
梦中难以成就那栩栩如生的景象。
唯恐睡梦中的蛇钩已经用尽,
而髦蛮的舞者却难以到达那曲屏边。

注释

  • 年来:指这几年。
  • 百念如灰冷:众多思绪如同灰烬般冷清无情。
  • 丙夜:指夜晚,丙是天干之一。
  • 乘轺:乘坐轿子。
  • 丁年:指过往的某一年。
  • 齁齁趣:形容幽默或趣味。
  • 栩栩然:形容生动逼真的样子。
  • 睡蛇钩:比喻梦境中的某种情境。
  • 髦蛮:指年轻的舞者或歌者。
  • 曲屏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生于宋代,字子先,号白云,曾任职于官场。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含蓄。葛立方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具有一定的文学及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不寐》写于作者遭遇困扰与思虑重重的时期,反映了他在生活与内心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夜晚失眠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在失眠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沉重。诗人以“年来百念如灰冷”开篇,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烦躁。接下来的“何物关心搅睡眠”则表现了对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反省,似乎在探寻是什么让自己如此难以入眠。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交替描写了梦境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曲中谁辨齁齁趣”一句,暗示了对生活琐事的困惑与无奈;而“梦裹难成栩栩然”则揭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最后,诗人用“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作结,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隐含着对失去与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灰冷的思绪、夜晚的沉寂以及梦与现实的交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仅是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更加厚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来百念如灰冷:表达了诗人思绪的无处安放,内心的烦躁和失落。
  2. 何物关心搅睡眠: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烦恼原因的思索与困惑。
  3. 奠枕不容安丙夜:即使在床上也无法安稳入眠,天干丙代表夜晚的无尽。
  4. 乘轺端复类丁年:即使坐在轿子上,思绪依旧回到过去的某一年。
  5. 曲中谁辨齁齁趣:对生活琐事的理解和趣味的困惑。
  6. 梦裹难成栩栩然:梦境难以变得生动而真实,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7. 只恐睡蛇钩已尽:隐喻梦境中的美好已然消逝。
  8. 髦蛮难到曲屏边:年轻的舞者难以到达理想的境地,反映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念如灰冷”,用灰烬比喻思绪的冷淡。
  • 拟人:如“搅睡眠”,赋予非生命事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时的无奈与渴望。诗人通过对失眠夜晚的描写,传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灰冷:象征冷淡的心情和思绪。
  • 丙夜:代表夜晚的无尽与孤独。
  • 曲中:象征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 梦裹:梦的美好与现实的隔阂。
  • 髦蛮:象征着年轻与对生活的渴望。

这些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年来百念如灰冷”中的“百念”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感情
    B. 诗人的思绪
    C. 诗人的经历
    D. 诗人的记忆

  2. “奠枕不容安丙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幸福
    D. 愤怒

  3. 诗中“曲中谁辨齁齁趣”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困惑? A. 生活的乐趣
    B. 对爱情的理解
    C. 对人生的思考
    D. 对自然的感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孤独和思考,但更注重历史的感怀。
  • 《秋夕》:在孤独与思考中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
  • 《静夜思》:通过静夜思乡,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与《不寐》在失眠情绪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