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顷烟波渺太空,
独操莲叶破青铜。
炊烟不动无桐甑,
底处求僧与二童。
白话文翻译:
在广袤的烟波中,苍茫而渺小,
我独自操控着莲叶,驶过青铜般的水面。
炊烟静止,没有桐木的蒸锅,
我在水底寻找僧人和两个小童子。
注释:
- 顷:指面积单位,一顷约为666.67亩,诗中指的是广阔的水面。
- 烟波:指烟雾弥漫的波涛,形容水面朦胧的景象。
- 青铜:形容水面光滑而有光泽,仿佛青铜器一般。
- 炊烟:指做饭时升起的烟雾,象征生活气息。
- 桐甑:一种蒸饭的器具,古代用桐木制成,诗中表示没有烟火的宁静。
- 求僧与二童:意指寻找僧人和两个小孩,可能象征求道或追寻心灵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求僧”可能与道教或佛教的隐士传统有关,表达了寻求智慧和内心平静的愿望。诗中描绘的场景与道教文化有较深的渊源,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追求清新脱俗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追求道理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追求道理、寻找内心安宁的时期。社会上对道教和佛教的信仰普遍,诗人通过抒发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出个人对生活和道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诗意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道理的追求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一开始,诗人用“烟波渺太空”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独操莲叶破青铜”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探索精神,仿佛在说,尽管身处广阔的天地,我仍要勇敢地向前行去。诗中的“炊烟不动无桐甑”,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增添了对内心深处的思索。而最后一句“底处求僧与二童”,则是一种向往与追寻,暗示着作者对智慧和纯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字句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高远情怀和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顷烟波渺太空:描绘开阔的水面,烟雾弥漫,表现了苍茫无际的自然景观。
- 独操莲叶破青铜:表达诗人独自在莲叶上划行,水面如青铜般光滑,象征着孤独的探索。
- 炊烟不动无桐甑:炊烟静止,象征生活的宁静,暗示没有繁忙的生活干扰。
- 底处求僧与二童:表明作者内心的寻求,意在寻找能给予智慧和启迪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青铜,形象地表现出光滑与宁静。
- 对仗:如“炊烟不动无桐甑”,形成一种和谐的音律感。
- 意象:莲叶、炊烟、僧人等意象,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哲理之深。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表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迷茫与辽阔,暗示人生的无常。
- 莲叶:代表纯洁与生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探索之路。
- 炊烟:象征生活的平凡与安宁。
- 僧人:代表智慧与道理,诗人期盼能够获得心灵的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烟波”指的是什么?
- A. 烟雾弥漫的水面
- B. 高山峻岭
- C. 大海波涛
-
“炊烟不动无桐甑”中的“桐甑”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蒸饭器具
- C. 一种植物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描述战争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C. 赞美爱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孤独与思乡情怀。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操叶舟凌巨浪访道祖》: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思乡,而《操叶舟》则强调对智慧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