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鸂鶆娇红野鸭青,为人浮没为人鸣。
忽开风起仍波起,乃是飞声与落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在傍晚时分,水面上红色的鸂鶆和青色的野鸭,它们在水中浮沉、鸣叫。风一阵阵地吹来,水波也随之荡起,似乎水面上的声音与飞翔的声音交融在一起。
注释:
- 鸂鶆(xīng dī):一种水鸟,羽毛色彩鲜艳,常在湖泊中栖息。
- 娇红:娇美的红色,形容鸂鶆的颜色。
- 野鸭:指一种常见的水鸟,体态优美,适应能力强。
- 浮没:指在水面上漂浮或潜入水中。
- 飞声与落声:指鸟儿飞起和落下时所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郎,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描绘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之时,诗中通过对鸂鶆和野鸭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净远亭晚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水面的鸟类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人通过对鸂鶆和野鸭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开头的“鸂鶆娇红野鸭青”,生动地展现了两种鸟的色彩对比,鲜明而富有视觉冲击力。接着“为人浮没为人鸣”一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给这些鸟儿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在为人们演唱,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风和水波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声音的交织,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动感和音韵美。风起波动与飞声落声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引发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鸂鶆娇红野鸭青:描绘了两种鸟的鲜艳色彩,体现出自然的美丽。
- 为人浮没为人鸣:表现鸟类在水中的灵动,仿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忽开风起仍波起:描绘自然界的变化,风起时波纹荡漾,增添了动态美。
- 乃是飞声与落声:将自然的声音与鸟的动作结合,突显了生动的画面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儿赋予人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感。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鸂鶆:象征着美丽与灵动。
- 野鸭: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纯粹。
- 风与波: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两种鸟分别是什么? A. 白鹭和鸳鸯
B. 鸂鶆和野鸭
C. 麻雀和山雀 -
“为人浮没为人鸣”中的“为人”是指什么?
A. 鸟儿为人类服务
B. 鸟儿与人类的关系
C. 鸟儿为人类唱歌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风与水波
B. 雪与雨
C. 太阳与月亮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表现了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关注生活的细节,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