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和花海叔韵兼寄仙品》
时间: 2025-01-19 20:0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和花海叔韵兼寄仙品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喧蜂闹蝶,倚熏笼绣倦,绿窗残缕。栏外风传花信息,廿四番今过五。杏雨霏红,柳波漾碧,芳草无情绪。重门深掩,任他春色如许。犹记社日停针,雕梁燕子,还觅年时侣。旧恨新愁抛未得,种种都来眉妩。芳讯鱼沉,新词韵险,没个商量处。黄昏月冷,画屏斜立无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在春日的花海中,听着蜂蝶的喧闹,倚靠在熏香笼前,感到一丝倦怠。窗外的风送来花讯,时光匆匆,春天的美好已过去。杏花雨下得轻柔,柳树的波影荡漾在翠绿的水面上,芳草依旧,却没有情绪。重重的门深深关上,让春色在外徘徊。回忆起社日(春天的节日)时停下针线,雕梁上的燕子依旧在寻找当年的伴侣。旧时的遗恨与新的愁苦未能抛开,种种情绪都浮现在眉头。芳香的消息如鱼沉水底,新词的韵味又显得危险,似乎再也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黄昏时分,月光冷冷,画屏斜立,无言以对。
注释
- 喧蜂闹蝶:形容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热闹场景。
- 倚熏笼绣倦:依靠在熏香的笼子旁,感到疲倦。
- 廿四番:指的是二十四节气。
- 社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是春天,象征着春耕的开始。
- 眉妩:眉头微微皱起,形容心情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云凤,清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作品闻名。她的诗词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优雅。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慨,以及在美丽的外表下渗透的内心愁苦,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灵动的意象而著称。开篇的“喧蜂闹蝶”便给人以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紧接着的“倚熏笼绣倦”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诗中提到的“杏雨霏红”和“柳波漾碧”,描绘了春雨润泽下的自然景象,十分生动。
重门深闭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外界春色的拒绝和对内心情感的封闭,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接下来的“旧恨新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压。最后的“黄昏月冷”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似乎预示着夜晚的来临和心灵的孤寂。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孙云凤在这首词中,巧妙地将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喧蜂闹蝶:描绘了春天的热闹场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倚熏笼绣倦:表现了诗人的疲倦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 栏外风传花信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带来花开的消息。
- 廿四番今过五:时间流逝,让人感慨不已。
- 杏雨霏红,柳波漾碧:细致的自然描写,展现春天的生机。
- 芳草无情绪: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重门深掩:象征对外界的封闭,内心的孤独。
- 犹记社日停针:回忆节日的快乐,但伴随着失落。
- 旧恨新愁抛未得:情感的复杂与纠结。
- 黄昏月冷,画屏斜立无语:结尾的冷清和沉默,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重门深掩”比喻内心的封闭。
- 拟人:将“芳草”赋予情感,使情绪更为生动。
- 对仗:如“杏雨霏红,柳波漾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纠结,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复杂情感与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喧蜂闹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杏雨:象征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 柳波:象征流动与变化的生命。
- 黄昏月冷:象征孤独与冷清的情感。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廿四番”指的是哪个概念?
- A. 二十四节气
- B. 二十四个节日
- C. 二十四个故事
-
“重门深掩”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对外界的开放
- B. 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C. 与朋友的聚会
-
诗人通过“杏雨霏红”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兴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孙云凤的《百字令》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多用直接的情感表达。两者都体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但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孙云凤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