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献公祠》

时间: 2025-01-01 14:02:18

祠堂突兀倚江开,瞻拜空馀海燕哀。

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

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

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文献公祠
作者: 王摅 〔清代〕

祠堂突兀倚江开,
瞻拜空馀海燕哀。
只道主由金镜致,
岂知兵为玉环来。
文章自昔传徐碣,
香火常新傍舜台。
风度依然凭想像,
停舟一荐渚蘋回。

白话文翻译

这座祠堂巍峨地伫立在江边,
我在这里瞻拜,心中只剩海燕的哀鸣。
人们只知道文人是因为金镜而成名,
却不知他也曾因战争而得玉环。
他的文章自古以来就传颂如徐碣,
香火仍然常新,祠堂旁边是舜台。
他的风度依然只能凭想象,
我停舟在岸边,轻轻推开水草的回环。

注释

  • 突兀:指高耸而突出,形容祠堂的巍峨。
  • 瞻拜:仰望并敬拜。
  • 海燕:海边的燕子,这里象征着孤独与哀伤。
  • 金镜:比喻名声、荣耀,意为人们通常只关注外在的成就。
  • 玉环:象征权力、士兵,表明文人也与战争有关系。
  • 徐碣:指东汉的文学家徐干,以文章闻名。
  • 舜台:传说中舜帝的台基,象征着文化与历史传承。
  • 渚蘋:指水边的植物,寓意诗人的心境和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摅,清代诗人,字仲美,号荆山,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张文献公祠》作于王摅游览张文献公祠时,表达了对文人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文献公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篇以“祠堂突兀倚江开”展现了祠堂的壮丽与孤独,给人一种既高耸又寂静的感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接着,诗人用“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反思人们对文人名声的片面理解,强调文人也有与战争相关的历史,揭示了文人身份的复杂性。

在“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中,诗人提及传承与延续,徐干的文章流传至今,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同时,香火不断也暗示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尊敬,这种文化认同感在诗中得到了强调。

结尾处的“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则运用想象的手法,表达了对张文献公的怀念与敬仰,诗人通过停舟的方式,将自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连,产生共鸣,令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哀思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祠堂突兀倚江开:描述祠堂的高大与江水的相依,营造出一种孤立而崇高的氛围。
  2. 瞻拜空馀海燕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的哀伤,海燕的哀鸣映衬出景象的凄凉。
  3. 只道主由金镜致:指出人们对文人的片面理解,仅看见他们的名声。
  4. 岂知兵为玉环来:揭示文人背后与战争的联系,强调身份的复杂性。
  5. 文章自昔传徐碣:提到历史人物徐干,象征着文人作品的长久流传。
  6. 香火常新傍舜台:表明对文化的延续与尊敬,舜台象征历史的光辉。
  7. 风度依然凭想像: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与怀念,感受到其风范。
  8. 停舟一荐渚蘋回:通过停舟与水草的结合,表示对历史的沉思与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镜与名声相提并论,强调文人荣耀的表象。
  • 对仗:如“香火常新”和“傍舜台”,工整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海燕的哀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张文献公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文人身份的反思,展现了清代士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祠堂: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缅怀。
  • 海燕:象征孤独与哀伤,反映诗人的情感。
  • 金镜与玉环:分别象征名声与权力,反映文人复杂的身份。
  • 徐碣与舜台:代表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镜”比喻了什么?

    • A. 名声
    • B. 财富
    • C. 权力
  2. “风度依然凭想像”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
    • B. 悲伤
    • C. 高兴
  3. 诗中提到的“香火常新”反映了什么?

    • A. 文化的衰退
    • B. 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 C. 人们的遗忘

答案

  1. A. 名声
  2. A. 怀念
  3. B. 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张文献公祠》《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但王摅更注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张文献公祠》《江雪》: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江雪》更侧重于孤独的意境,而《张文献公祠》则结合了历史与文化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摅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