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玛瑙山禅者(一作赠玛瑙禅师归京)》

时间: 2025-01-01 11:29:25

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

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

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

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

意思解释

赠玛瑙山禅者(一作赠玛瑙禅师归京)

原文展示

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
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
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
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其境界的向往。诗中提到草丛中不断奔跑的野兽,因师父的教导,山中的灵气更加浓厚。村庄的树林里,清晨有人乞讨食物,风雨交加的夜晚,禅者打开门扉迎接来客。井水的味道夹杂着松树的香气,云根的水分滋养着净瓶。尘世的劳碌就像醉梦一样,在此刻暂时得以觉醒。

注释

  • 芿草:一种野草,常生长在山野间。
  • :指野兽,象征自然的生机。
  • 因师:因有师父的教导。
  • :灵气,指山中的清新气息。
  • 乞食:乞讨食物。
  • :门闩,夜间关闭的门。
  • 井味:井水的滋味。
  • 松粉:松树的细屑,可能指松树的香气。
  • 云根:云的根源,比喻自然的滋养。
  • 净瓶:清净的瓶子,象征空灵和纯净。
  • 尘劳:世俗的烦恼与劳累。
  • 醉梦:形容沉浸于梦境中,难以觉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唐代诗人,经历了贞观、开元等多个朝代,作品多以山水、禅意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可能与方干对禅宗的理解及其个人的修行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出他对简朴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者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如“芿草”、“兽”、“村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禅者的心境。诗人通过“因师山更灵”点明了师父的教导对禅者的重要性,说明了修行的环境影响着内心的灵性。

同时,诗中“风雨夜开扃”的意象充满生活气息,表达了禅者乐于接纳他人的宽容与开放。对井水和松粉的描写,则体现了禅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增强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诗的结尾“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在尘世繁杂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禅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芿草不停兽:描绘了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活力。
    2. 因师山更灵:强调了师父的教导对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3. 村林朝乞食: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生存的艰辛。
    4. 风雨夜开扃:描绘了禅者的宽容与乐于助人的品质。
    5. 井味兼松粉:通过自然的味道传达禅者的感知与悟性。
    6. 云根着净瓶:象征着清净与自然的融合。
    7. 尘劳如醉梦: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对心灵觉醒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劳比作“醉梦”,形象地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和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禅意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尘世繁杂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芿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 :代表自然的原始和自由。
  • 村林: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 井味:象征纯净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 尘劳:指代世俗的烦恼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方干
    • D. 白居易
  2. 诗中“因师山更灵”表达了什么?

    • A. 师父的教导对自然的影响
    • B. 自然的灵气
    • C. 对师父的尊敬
    • D. 以上都对
  3. “尘劳如醉梦”意指什么?

    • A. 现实生活的沉重
    • B. 追求梦想的努力
    • C. 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 D. 向往自由的愿望

答案

  1. C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庐山谣》白居易

诗词对比: 这首诗与白居易的《庐山谣》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但方干的作品更侧重于禅的境界,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关注人情世故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