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原文展示: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
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
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白话文翻译:
一只娇嫩的黄莺鸣叫着,飞过水面又飞回来了。
它想和我倾诉芳心,故意在池边的树上绕来绕去。
人已经离去,绮窗显得格外闲适,
琴弦已经断了,秦筝的柱子也显得孤独。
无数的曲调传来新声,
但每一声都让我感到心痛。
注释:
- 娇莺:指年轻而美丽的黄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芳心:指美好的心情或爱情。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丽的环境。
- 弦断:琴弦断裂,象征着失去或悲伤。
- 秦筝:古代的一种乐器,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 百啭:形容音调的变化,意指多种多样的音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中的“秦筝”隐含了古代音乐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中国古典音乐的优雅与悲伤。黄莺的形象常用于表达春天的美好与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冠卿,字景升,号逸人,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其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日,诗人可能在一个空荡荡的窗前,听着窗外黄莺的鸣叫,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孤寂,借助于黄莺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孤独。开篇的“娇莺恰恰啼”,以生动的黄莺鸣叫勾勒出一幅春暖花开的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希望。然而,随即转入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黄莺的啼鸣与自己的心情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渗透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娇莺恰恰啼:描写黄莺的叫声清脆动人,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 过水翻回去:黄莺飞过水面,又返回,象征着对过去的眷恋。
- 欲共诉芳心:表达对爱情的渴望,黄莺似乎想要倾诉心声。
- 故绕池边树:黄莺在池边树上盘旋,显示出无处诉说的惆怅。
- 人去绮窗闲:人已离去,窗子显得冷清,暗示孤独。
- 弦断秦筝柱:琴弦断裂,音乐停止,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 百啭听新声:多种音调传来,描述黄莺的鸣叫,但却让人心痛。
- 总是伤心处:每个音调都让人感到伤感,表达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黄莺的鸣叫赋予情感,表现其诉说心声的特性。
- 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展现出内心的复杂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与黄莺的鸣叫,传达出对爱情的向往与思念。诗人借助自然的变化,对内心情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青春。
- 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记忆。
- 窗:代表着人际关系与情感的隔离。
- 琴:音乐的象征,暗示着情感的表达与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古筝
- C. 秦筝
- D. 二胡
-
填空题:诗中“百啭听新声”意指(_____)。
-
判断题:此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惆怅。(对/错)
答案:
- C. 秦筝
- 每一种音调都让人感到伤感。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伤感,但采用了更为婉约的表达方式。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照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