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主奉路分赵公词》

时间: 2025-01-06 09:40:11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主奉路分赵公词
作者:韩元吉 〔宋代〕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赵公时的情景。画舸在清澈的霅水上停泊,春风依旧让我想起送你离开的情景。无家可归的人举案而恨,子孙分符共同享有荣华。你的德行和声望本不应只担任祭酒之职,但你的名声和地位却与宗族的盟约紧密相连。如今太支的耆老们已经衰老凋零,而在兰玉的阶庭上,唯独你一人独领风骚。


注释

逐句解释:

  • 画舸安舆霅水清:画舸指装饰华丽的船只,安舆意为安稳的车舆,霅水是指清澈的水面。
  • 春风犹忆送君行:春风依旧,让人怀念送别你的情景。
  • 无家举案人方恨:无家可归的人抬起案子,感到非常恨意。
  • 有子分符世共荣:有子孙分担符号,共同享有荣华富贵。
  • 德履未容居祭酒:你的德行和声望不应只居于祭酒的身份。
  • 声华端合主宗盟:你的声望与宗族的盟约是相合的。
  • 太支耆老凋零甚:太支的老者都已经衰老和凋零。
  • 兰玉阶庭独擅名:在兰玉的阶庭上,你独自享有名声。

典故解析:

  • “霅水”:霅水是指霅江,历史上多与贤才出众的人物相关。
  • “德履”:指人的品德和行为。
  • “祭酒”:古代对某些官职的尊称,常用于指代德高望重的人物。
  • “兰玉阶庭”:象征着高雅和尊贵的地方,通常用于指代显赫的家族或门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挽主奉路分赵公词》创作于赵公离世之际,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对往昔送别情景的回忆,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赵公的尊重和怀念。诗的开头“画舸安舆霅水清”,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送别时的宁静与优雅,营造了一个清新的氛围。然后,作者转入对赵公的感慨,表达了对他无家可归的遗憾和对他子孙的寄托。诗中“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的句子,深刻地揭示了赵公的品德与社会地位,让人对其过去的辉煌产生敬仰之情。

最后一联“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不仅反映了对老一辈人的惋惜,也暗示了赵公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舸安舆霅水清:通过画舸描绘送别的场景,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2. 春风犹忆送君行:春风的细腻感情将回忆与现实连接。
  3. 无家举案人方恨:反映了社会底层人对无家可归的痛苦感受。
  4. 有子分符世共荣:强调了家族与个人的荣华富贵。
  5. 德履未容居祭酒:表达了对赵公德行的推崇。
  6. 声华端合主宗盟:揭示了名声与家族的联系。
  7. 太支耆老凋零甚:表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8. 兰玉阶庭独擅名:强调赵公的卓越与不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画舸”“兰玉阶庭”等意象,营造出高雅的氛围。
  • 对仗:在句式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公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命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舸:象征着高雅、尊贵的生活。
  • 霅水:代表清澈、纯净的情感。
  • 春风:象征着温暖、怀旧的情感。
  • 兰玉:象征着高贵、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霅水”指的是?

    • A. 清澈的水
    • B. 浪潮汹涌
    • C. 深邃的湖泊
    • D. 大海
  2. “德履未容居祭酒”中的“德履”指的是?

    • A. 个人的财富
    • B. 个人的品德与行为
    • C. 家庭的荣耀
    • D. 社会地位
  3. 诗中表现出对何种关系的珍视?

    • A. 亲情
    • B. 友情
    • C. 爱情
    • D. 师生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韩元吉的《挽主奉路分赵公词》更多地体现了对朋友的深情怀念,而杜甫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思念与关怀。两者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韩元吉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