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其二
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
陈郎浮竹叶,著我北归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冬末春初时节的感受。诗人抱膝而坐,感叹残冬即将过去,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看到陈郎画的竹叶,仿佛看到了北归的旅人。
注释:
- 拥膝:抱着膝盖,形容思考或沉思的姿态。
- 度残腊:这里的“腊”指的是腊月,残腊则是指腊月的最后时光。
- 攀条:攀爬树枝,通常指春天树木发芽的情景。
- 惊早春:早春来临,万物复苏,令人惊喜。
- 陈郎:指的是画家陈某,古代常用“郎”字称呼年轻男子。
- 浮竹叶:画中的竹叶轻盈飘浮,给人以清新之感。
- 北归人:指北归的旅人,象征着归乡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常用细腻的笔触探讨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归乡情怀的思考。身处燕邸,诗人借春景抒发对故乡及游子归来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归乡旅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诗人以“拥膝”表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思的状态,正是这份沉静让他更加敏感于冬去春来的变化。对春天的惊叹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更是对生机盎然的渴望。接下来的“陈郎浮竹叶”,则将画作与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著我北归人”,传达了归乡的情感,仿佛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离别已久的游子将归来,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引发了对人生、归属和时间流逝的深思,展现了黄庭坚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拥膝度残腊:诗人坐着,抱膝,感受着冬天的最后余温,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
- 攀条惊早春:春天的气息让人惊喜,暗示生机的恢复与希望的来临。
- 陈郎浮竹叶:提到画作,表示艺术对生活的影响,竹叶象征着清新与生机。
- 著我北归人:思念北归的游子,暗含归乡的情感和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竹叶”比喻轻盈的春天,表现出春的气息。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游子归乡的情感展开,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残腊:象征冬天的结束,带有一丝凄凉。
- 早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 竹叶:常代表高洁、坚韧,寓意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拥膝”在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紧张
B. 沉思
C. 兴奋
答案:B -
“北归人”指的是什么? A. 旅行者
B. 回乡的人
C. 画家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浮竹叶”象征了什么? A. 凋零
B. 生机
C. 寂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旅途的紧迫感,与黄庭坚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