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

时间: 2025-01-04 07:50:20

天竺崎岖绝海边,何人分作赣江禅。

鹫山巧叠三峰石,葛坞深疏两派泉。

一醉风光能几许,十年尘迹尚依然。

欲题豹隐还相笑,盼断长空簇暝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竺崎岖绝海边,
何人分作赣江禅。
鹫山巧叠三峰石,
葛坞深疏两派泉。
一醉风光能几许,
十年尘迹尚依然。
欲题豹隐还相笑,
盼断长空簇暝烟。


白话文翻译

天竺山崎岖险峻,坐落于海边,
谁将这里的风光与赣江的禅意相融合?
鹫山的三座峰石巧妙叠加,
葛坞的深邃处有两条清泉流淌。
我能醉心于这风光又能有多少?
十年过去,留下的尘迹依旧如故。
我想在豹隐之处题写诗句,却又忍不住相笑,
期待那长空的尽头能聚集起傍晚的烟雾。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竺: 指天竺山,位于江西省,是著名的名胜。
  • 赣江: 江西省的主要河流。
  • 鹫山: 指山势险峻的山。
  • 葛坞: 指一种深邃的地方,通常有水流或泉涌。
  • 豹隐: 指隐藏在豹的隐蔽处,可能暗指某种幽静或隐秘的状态。
  • 簇暝烟: 指傍晚时分聚集的烟雾。

典故解析
“赣江禅”可能暗指江西的文人墨客常在此吟咏,以自然风光为背景进行禅意的思考。该诗中提到的鹫山和葛坞等地名,都是李朴心目中自然景观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朴,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天竺山》作于李朴游历天竺山时,受其自然景观的启发。诗中描绘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天竺山》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天竺山的描绘,展示了其崎岖的地形和清幽的环境,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第一联通过“崎岖绝海边”引入天竺山的地理特征,给人以险峻之感,接着用“何人分作赣江禅”来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山水与人生的联系。第二联则通过“鹫山巧叠”和“葛坞深疏”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山水之间的美好景象,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雅致。

接下来的两联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醉风光能几许”表达了对美好风景的感怀,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十年的经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后两句,诗人想在豹隐之处留下诗句,却又对这一想法感到轻松的幽默,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竺崎岖绝海边: 描绘了天竺山险峻的地形,突显其雄伟。
  • 何人分作赣江禅: 引出思考,表现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的探索。
  • 鹫山巧叠三峰石: 描述鹫山的三座峰石,展示自然景观的奇特。
  • 葛坞深疏两派泉: 描绘葛坞深邃的泉水,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一醉风光能几许: 表达对风光的迷醉,同时感叹其短暂。
  • 十年尘迹尚依然: 感慨岁月如梭,留下的痕迹依旧。
  • 欲题豹隐还相笑: 想在隐蔽处留下诗句,却笑谈而已,展现幽默。
  • 盼断长空簇暝烟: 期待长空的尽头能聚集起傍晚的烟雾,充满梦幻色彩。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鹫山巧叠三峰石,葛坞深疏两派泉”,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 比喻: 用“醉风光”形象地表达对美景的沉醉。
  • 拟人: 使自然景观生动起来,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竺山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竺山: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赣江: 代表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鹫山: 体现了自然的险峻与美丽。
  • 葛坞: 代表着幽静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 豹隐: 暗示着隐秘与内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竺崎岖绝海边”中的“绝”字意指: A. 高大
    B. 难以到达
    C. 绝对
    D. 完全

  2. 诗中提到的“赣江”象征的是: A. 山脉
    B. 文化和历史
    C. 动物
    D. 人物

  3. “十年尘迹尚依然”的意思是: A. 十年过去,留下的痕迹依旧
    B. 十年后,什么都消失了
    C. 十年不久
    D. 十年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杜甫的《望岳》:同样展示了雄伟的山川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朴的《天竺山》都以山水为题材,但李白更多表现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李朴则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李朴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