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碧落洞
释希赐 〔宋代〕
难到不难到,一游成屡游。
人间常拘束,物外恣冥搜。
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
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真难到达吗?其实一去再去已成常态。
人世间总是受到各种束缚,唯有在物外可以肆意探索。
白色的雾气团团笼罩,清澈的水流在秋天显得分外透彻。
丹砂在何处都无所谓,骚客的吟唱伴随着冷僻的猿啼。
注释:
- 难到不难到:难以到达的意思,问句的形式带有反问意味。
- 一游成屡游:一次游玩变成了多次游玩,表达了对洞的喜爱。
- 拘束:指人间的种种约束与限制。
- 恣冥搜:在物外尽情地探索、寻找。
- 白隐:指雾气或云雾,隐隐约约的样子。
- 清涵:清澈的水流,涵养着自然之美。
- 丹砂:一种矿物,寓意珍贵之物。
- 骚客:指喜欢吟咏的人,通常为文人。
- 冷猿啾:冷清的猿声,形容环境的寂静。
典故解析:
- 碧落洞:象征着一个人间仙境,常被文人歌颂,多与隐逸、修身养性相关。
- 骚客:古代文人常称为骚客,源自屈原的《离骚》,表达对诗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希赐,宋代高僧,以诗词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世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碧落洞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束缚的不满,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净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字贯穿全诗,表现了作者对碧落洞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开头的“难到不难到”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出对游览的思考,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人间常拘束”则表明了作者对世俗生活中的束缚感到不满,而在“物外恣冥搜”中,作者找到了一种解脱,展现出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的“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描绘了洞中的自然景象,意象清晰而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传达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则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游览的乐趣,更是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难到不难到,一游成屡游”:反问句,说明游览的频繁与乐趣,暗示此地的美好。
- “人间常拘束,物外恣冥搜”:对比人间的束缚与物外的自由,体现出对自然探索的渴望。
- “白隐团团露,清涵寸寸秋”: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秋天的清澈与宁静。
- “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现一种孤独而宁静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
- 意象丰富,营造了一个静谧、清新的自然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束缚的反思,蕴含了追求自由与宁静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碧落洞: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白隐:隐喻自然的神秘与优雅。
- 秋:象征成熟与宁静。
- 丹砂:象征价值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希赐
C. 杜甫
D. 白居易 -
“人间常拘束”中的“拘束”是什么意思? A. 自由
B. 约束
C. 喜悦
D. 旅行 -
诗中提到的“骚客”通常指的是: A. 旅行者
B. 文人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释希赐的《游碧落洞》则着重表达对人世束缚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讲座》
- 《释希赐与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