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玉岩应诏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9:03:28

天书远下事徵求,乡里同推马少游。

世事已非三不可,年华却是一宜休。

岂缘薄禄贻身累,祇为当时分主忧。

筇杖芒鞋留我伴,伫闻谈笑即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玉岩应诏 其一
作者: 李朴 〔宋代〕

天书远下事徵求,
乡里同推马少游。
世事已非三不可,
年华却是一宜休。
岂缘薄禄贻身累,
祇为当时分主忧。
筇杖芒鞋留我伴,
伫闻谈笑即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认为,虽然天书传下来的事情需要征求,但在乡里大家都推举马少游。世事已经不是三分之一的选择了,而是应该好好休息,享受年华。诗人自问,是不是由于微薄的俸禄而给自己带来负担,实际上只是为了当时所处的环境而忧虑。手持竹杖,穿着草鞋,留我在此伴随,静听他人谈笑,或许能让我封侯。

注释:

  • 天书:古代指神秘的书籍,此处比喻深奥的事情。
  • 马少游:可能指马氏家族中的一位有名望的人物,代表着乡里的推举。
  • 三不可:指古代的三原则,可能指的是人们在做事时常常面临的选择困境。
  • 薄禄:微薄的俸禄,指生活条件不佳。
  • 筇杖:一种竹杖,常用于行走。
  • 芒鞋:用草或麻编织的鞋,象征朴素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朴,字懋德,号少游,宋代诗人,著有多首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为题材,反映个人感受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朴应邀作诗之际,表达了他对乡里人事的关注及个人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在官场与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诗歌鉴赏:

《次韵玉岩应诏 其一》是李朴的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诗中蕴含了对人生、世事和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天书远下事徵求”开篇,表面上在讲述一种神秘的命令,实际上则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无形压力。接下来的“乡里同推马少游”则引入了乡里人对个人的支持和期望,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期待。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感叹世事之变幻,已不再是“不可”之选择,而是应该享受年华,体现了一种对人生态度的转变。

诗中“岂缘薄禄贻身累,祇为当时分主忧”展现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并不因为自身的薄弱而感到沮丧,反而是对当时局势的忧虑,这种忧虑源于对他人的关心,而非个人的得失。最后,诗人用“筇杖芒鞋留我伴,伫闻谈笑即封侯”来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低位,却愿意以淡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体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书远下事徵求:遥远的神秘书信传来,事情需要征求。
  2. 乡里同推马少游:乡里的人都在推荐马少游。
  3. 世事已非三不可:世事已不再是简单的选择。
  4. 年华却是一宜休:年华已是适合休息的时刻。
  5. 岂缘薄禄贻身累:难道是因为微薄的俸禄给自己带来负担?
  6. 祇为当时分主忧:只是为了当时的分主而忧虑。
  7. 筇杖芒鞋留我伴:手持竹杖,穿着草鞋,伴随我而行。
  8. 伫闻谈笑即封侯:静听他人谈笑,或许能让我封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书”比喻为深奥的事情,形象化了生活中的困扰。
  • 对仗:如“筇杖芒鞋”与“谈笑封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诗人以淡泊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书:象征着命运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 薄禄:代表生活的艰辛和困扰。
  • 筇杖芒鞋: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书远下事徵求”中的“天书”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书籍
    • B. 神秘的命令
    • C. 诗歌
  2. 诗中提到的“马少游”主要代表了什么?

    • A. 乡里的支持
    • B. 个人名望
    • C. 官职
  3. “岂缘薄禄贻身累”在表达什么情感?

    • A. 生活无忧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他人的关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朴的《次韵玉岩应诏 其一》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选择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前者充满了情感的抒发,后者则体现了一种哲理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