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春僧舍
作者: 吴敬梓
花落回廊静,钟声丈室过。
三春青鬓改,一院绿阴多。
客久无乡梦,愁深有病魔。
独怜良夜永,明月在藤萝。
白话文翻译
花瓣纷纷落下,回廊显得格外静谧,钟声悠然传入室内。三春已过,青丝渐染白发,院子里的绿阴愈加浓郁。远客已经很久没有乡愁的梦境,心中愁苦如同病魔缠身。唯有在这良夜中独自怜惜,明月映照在藤萝之上。
注释
- 回廊:指庭院中的走廊,通常是环绕在院中的。
- 丈室:古代的房屋单位,丈为长单位,丈室指宽敞的房间。
- 三春:指春天的三个时节,象征时间的流逝。
- 青鬓:青色的鬓发,指年轻的容貌。
- 绿阴:指树木繁茂所形成的阴影。
- 病魔:指心中沉重的忧愁,像疾病一样难以摆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明月在藤萝”一语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月亮的钟爱与诗意的寄托,常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汝忠,号慎斋,安徽人,清代小说家、诗人。他是《儒林外史》的作者,以其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闻名。吴敬梓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残春僧舍》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了一个僧舍的宁静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残春僧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开头的“花落回廊静”便设置了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花瓣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紧接着,钟声的回响使得这种宁静更显深邃,仿佛在提醒人们对时间的珍惜。
“客久无乡梦,愁深有病魔”这一句把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长时间离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而这种思乡之情如同病魔般折磨着他。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个人的愁苦,也引发了对普遍人性中孤独与思乡的共鸣。
最后两句“独怜良夜永,明月在藤萝”,将孤独与自然相结合,明月映照藤萝,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无奈的陪伴。诗人在良夜中与明月相对,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但这又加深了孤独的感受,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落回廊静:花瓣纷落,回廊显得格外寂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钟声丈室过:钟声从远处传来,穿越宽敞的房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
- 三春青鬓改:春天已经过去,诗人的青丝也渐渐变白,表达时间的无情。
- 一院绿阴多:院子里的树木繁茂,呈现出一片生机,然而这种生机却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客久无乡梦:远离故乡已久,心中没有了乡愁的梦,表现出孤独感。
- 愁深有病魔:愁苦如同病魔一样缠绕着自己,暗示情感的沉重。
- 独怜良夜永:在这漫长的夜晚,诗人独自怜惜这宁静。
- 明月在藤萝:明月照在藤萝上,象征着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病魔,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痛苦。
- 对仗:如“花落回廊静,钟声丈室过”,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花、钟声、青鬓、明月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自身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花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清幽的意境。
- 青鬓:青春的象征,与后来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落回廊静”中的“静”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悲伤
D. 兴奋 -
诗中“愁深有病魔”中的“病魔”比喻什么? A. 身体的疾病
B. 心中的忧愁
C. 生活的苦涩
D. 时间的流逝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孤独的情感? A. 花瓣
B. 钟声
C. 明月
D. 绿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形式更为简洁,情感集中。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象,表达兄弟的思念与孤独感,与《残春僧舍》相似,但侧重点在于亲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敬梓相关文献及《儒林外史》
- 诗词相关的网络资源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