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雨渡杨子江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
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
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
白话文翻译:
我在秣陵住了几天,坐着小船向东而行。
浓厚的云层像千树一样聚集,骤然的雨水倾泻在江面上。
往日的种种随着流水而去,我的生活就像飘荡的蓬草。
在湖海中遇到的旅客,乡音却难以交流。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扁舟:小船,形状扁平的船。
- 浓云:形容云层厚重,几乎遮蔽天空。
- 骤雨:形容雨来得急促,猛烈。
- 江空:江面空旷,雨水将水面冲刷得一片空荡。
- 往事:过去的事情。
-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像蓬草一样随风而动。
- 湖海客:指在湖海之间漂泊的人。
典故解析:
- “转蓬”:取自《庄子》,指漂泊无定,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 “乡语尽难通”: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感,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敬梓是清代著名诗人,生于1711年,卒于1754年。他以诗文并重著称,尤其在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成就使其声名显赫。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吴敬梓游历时,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风雨渡杨子江》是一首描绘旅途滋味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在秣陵的短暂停留,搭乘小船东行,浓云厚重,骤雨倾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浓厚的云层与急促的雨水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孤独。诗中“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其人生的无常与漂泊的心态。最后一句“乡语尽难通”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身处异乡的诗人,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之间的交流障碍,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诗词解析:
-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开头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表现出诗人的漂泊与无定。
- 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通过浓云与骤雨的描写,增强了气氛的紧张感,仿佛自然也在诉说诗人的心情。
-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使用隐喻,“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转蓬”描绘了人生的漂泊无依。
- 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在与他人的相遇中,表现出沟通的困难,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吾生类转蓬”,隐喻人生的漂泊。
- 对仗:如“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阂,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 秣陵:象征着故乡和归属感。
- 扁舟:代表着漂泊与不安定。
- 浓云与骤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与不顺。
- 转蓬:象征着失去方向感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秣陵”是指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诗中“吾生类转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漂泊与无常
- C. 家庭团聚
-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与谁相逢?
- A. 朋友
- B. 老乡
- C. 湖海客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吴敬梓的《风雨渡杨子江》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均描绘了旅途的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心灵的孤独与漂泊,而后者则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与积极向上的情绪。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吴敬梓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