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夜坐寄院中诸曹长》

时间: 2025-01-06 10:47:11

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

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
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姚合在秋晚夜坐时的孤独与愁苦。诗人腰间悬挂着印囊,虽然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但仍未能回乡。自己心中明白,曾经的责任与愧疚,日夜都在自责。山影在浓厚的愁苦中显得更加峭拔,夜深人静时,滴漏的水声显得格外漫长。寂寞的夜晚让人难以入眠,寒冷的灯光逐渐侵入晨曦的光亮。


注释:

  • 腰间垂印囊:指佩带印囊,是文人身份的象征,表明身份和地位。
  • 白发未归乡:年纪已大,白发苍苍,仍未能返回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朝昏亦自伤:白天与晚上都在自责,体现了诗人的苦闷。
  • 穷愁山影峭:穷困与愁苦使得山影显得更加险峻,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压抑。
  • 独夜漏声长:夜晚的水滴声显得更加漫长,传达了孤独感。
  • 寒灯侵晓光:寒冷的灯光逐渐被晨光所侵蚀,象征着漫长的夜晚即将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80-842),字子晦,号青溪,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仕于陕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人情世事,尤其以五律和绝句见长。姚合的诗作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晚年之际,生活经历了许多风雨,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以秋天晚上的孤独与愁苦为背景,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晚夜坐寄院中诸曹长》展现了诗人在秋季夜晚的孤独与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诗的开头“腰间垂印囊”便指明了诗人的文人身份,所携带的印囊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暗示着他肩负的责任。接下来的“白发未归乡”引出诗人因年老而愈显的思乡之情,带着几分无奈与遗憾。整首诗通过“朝昏亦自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与痛苦,似乎在提醒读者,人生的愁苦常常是自己内心的折磨。

“穷愁山影峭”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山影的峭拔恰似他内心的沉重。最后两句“寂寞难成寐,寒灯侵晓光”更是将夜晚的孤独推向高潮,灯光微弱而寒冷,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自我的反思,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秋晚夜色的描绘,诗人将孤独与思乡之情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腰间垂印囊:点明身份,暗示责任。
  2. 白发未归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感慨。
  3. 还往应相责:自责的情感,反映内心的煎熬。
  4. 朝昏亦自伤: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愁苦始终伴随。
  5. 穷愁山影峭:自然意象与心境相结合,传达孤独。
  6. 独夜漏声长:夜深人静时,滴水声显得漫长,孤独加深。
  7. 寂寞难成寐:难以入眠,愁苦加重。
  8. 寒灯侵晓光:寒冷的灯光预示着夜晚的结束,但孤独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
  • 拟人:水滴声被形容为“长”,赋予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思乡和自责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沉思与愁苦,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印囊:象征文人身份,承载着责任与期望。
  • 白发:象征年老与无奈,时间的流逝。
  • 山影: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漏声:夜晚的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 寒灯:象征孤独的夜晚与内心的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白发未归乡”,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生活的满意
    • C) 对友人的怀念
  2. “独夜漏声长”中的“漏声”指的是?

    • A) 时钟的声音
    • B) 水滴声
    • C) 风声
  3. 诗人为何觉得“寂寞难成寐”?

    • A) 因为他很兴奋
    • B) 因为他心中有愁苦
    • C) 因为他在思考工作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姚合《秋晚夜坐》
    • 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孤独情感,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宁静与和谐,而姚合的作品则更强调了愁苦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