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莺》
时间: 2025-01-14 07:14:00意思解释
咏莺
原文展示
春来深谷雪方消,
莺别寒林傍翠条。
到处为怜烟景好,
隔帘多爱语声娇。
不同蜀魄啼残月,
唯逐天鸡转诘朝。
少妇听时思旧曲,
玉楼从此动云韶。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深谷中的雪刚刚融化,
黄莺离开寒冷的树林,栖息在翠绿的枝条上。
到处都令人怜惜这美丽的烟雾景色,
隔着窗帘,常常听到娇媚的歌声。
与蜀地的魂魄不同,这鸟儿在残月下鸣叫,
它只随天边的鸡鸣,等到天亮。
年轻的少妇在听到时,思念起往日的曲调,
从此,玉楼之中响起了动人的乐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莺:指黄莺,一种鸟类,常在春天鸣叫。
- 寒林:指寒冷的树林。
- 翠条:翠绿的树枝。
- 为怜:因而怜惜。
- 烟景:如烟般美丽的景色。
- 娇:娇美、动人。
- 蜀魄:蜀地的魂魄,指蜀地的黄莺。
- 动云韶:指美妙的音乐响起。
典故解析
“蜀魄”指代的蜀地,古时为蜀汉所在之地,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同时,提到的“玉楼”即为高贵华丽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晚年隐居于山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咏莺》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助莺鸟的鸣叫,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此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莺》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表现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融合。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情景,深谷中的雪刚刚融化,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莺鸟在翠绿的树条上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希望。这种自然的变化,使人产生了对美好景色的怜惜和向往。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隔帘多爱语声娇”的描写,展现了温暖的春日里,人们在美好环境中的亲密交流,渗透出一丝温馨和情感的流动。而“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转诘朝”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蜀地的莺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最后两句中,少妇的思念和音乐的响起,传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融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来深谷雪方消:春天到来,深谷中的雪刚刚融化,生机初现。
- 莺别寒林傍翠条:黄莺从寒冷的树林中飞出,栖息在翠绿的树枝上,象征春天的到来。
- 到处为怜烟景好:到处都令人怜惜这如烟般美丽的景色。
- 隔帘多爱语声娇:窗帘后传来娇美的歌声,带来温暖的亲密感。
- 不同蜀魄啼残月:与蜀地的莺鸟不同,这只鸟在残月下鸣叫,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
- 唯逐天鸡转诘朝:它随天边的鸡鸣,等到天亮,象征时间的流逝。
- 少妇听时思旧曲:年轻的少妇在听到鸟鸣时,思念起往日的曲调,充满情感。
- 玉楼从此动云韶:玉楼之中响起动人的乐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美丽的画面。
- 拟人:莺鸟的鸣叫被赋予情感,象征人类的思念与感慨。
- 对仗:如“莺别寒林傍翠条”与“少妇听时思旧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莺鸟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与爱情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雪:象征冬天的结束与新生的开始。
- 翠条:青翠的树枝,象征生命的复苏。
- 烟景:美丽的景色,寓意人生的美好瞬间。
- 少妇:象征年轻的爱情与怀旧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冬天的怀念
- C. 对个人成就的反思
-
“莺别寒林傍翠条”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 A. 黄莺
- B. 喜鹊
- C. 燕子
-
诗中提到的“蜀魄”代表了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月亮的赞美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咏莺》中少妇的情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姚合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