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胜癯称赏蕙风陶然亭香冢词,有触予怀,漫作此解》
时间: 2025-01-19 15:5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楼春
胜癯称赏蕙风陶然亭香冢词,有触予怀,漫作此解
——冯永军
搴亭边妍芳,记哀时泽畔,曾佩襟裳。
莫问年来尘事,几回沧桑。
搔短发,看斜阳。
倚旧栏,依然嗟伤。
剩断句重拈,清欢漫续,莺燕老春光。
追前梦,飞霞觞。
甚当时弱柳,犹念清狂。
屈指诗朋馀几,鬓蓬萦霜。
流水远,遥天长。
抚断碑,应怜馀香。
有词客惊心,匆匆笑啼能几场。
白话文翻译:
在亭子边赏花,想起了悲伤的往事,曾经佩戴着的衣裳。
不必再问这些年来的琐事,经历了多少沧桑。
轻抚短发,望着斜阳。
依靠在旧栏杆上,依旧感到伤感。
剩下的断句重拾,清闲的快乐漫延,黄莺燕子依旧在春光里游荡。
追忆往日的梦,饮着飞霞般的酒。
曾几何时那柔弱的柳树,依然怀念着那份清狂。
屈指算来,诗朋只剩下几位,鬓发已是苍苍。
流水远去,遥远的天际。
轻抚那断碑,想必仍能怜惜那余香。
有词客惊心动魄,匆匆之间的笑啼又能有几场呢?
注释:
- 搴:提起,采摘。
- 妍芳:美丽的花朵。
- 襟裳:指衣服,尤其是有装饰的部分。
- 沧桑:世事的变化与变迁。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倚旧栏:依靠在旧的栏杆上,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 莺燕:春天的鸟儿,象征生机与青春。
- 清欢:清淡的快乐。
- 弱柳:柔弱的柳树,常用作青春的象征。
- 鬓蓬萦霜:指头发凌乱且有白色,暗示年纪增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永军,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既有对青春的眷恋,也有对岁月无情的唏嘘。
诗歌鉴赏:
《寿楼春》是冯永军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对青春与过往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开篇便通过“亭边妍芳”引入了美丽的春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含蓄的氛围。随后的“记哀时泽畔,曾佩襟裳”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依旧在眼前。
“莫问年来尘事,几回沧桑”一句则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与感慨,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过于纠结于生活中的琐碎尘事,反而应珍惜眼前的时光。通过“搔短发,看斜阳”,诗人进一步引发了对青春流逝的思考,短发象征着年华的消逝,而斜阳则为这种感受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反思。诗歌的尾声,“有词客惊心,匆匆笑啼能几场”,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人生聚散的无常与感慨,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感叹即便是欢笑与泪水,最终也都难逃时间的洗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搴亭边妍芳,记哀时泽畔,曾佩襟裳。:在亭边赏花,想起哀伤的往事,曾经的美好时光。
- 莫问年来尘事,几回沧桑。:不必再追问这些年来的琐事,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
- 搔短发,看斜阳。:轻抚短发,仰望斜阳,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 倚旧栏,依然嗟伤。:依靠在旧栏杆上,心中仍然感到惆怅。
- 剩断句重拈,清欢漫续,莺燕老春光。:剩下的断句重新拾起,清淡的快乐在漫延,春光依旧。
- 追前梦,飞霞觞。:追忆往日的梦,饮着如飞霞般的美酒。
- 甚当时弱柳,犹念清狂。:曾几何时那柔弱的柳树,依旧怀念那份清狂。
- 屈指诗朋馀几,鬓蓬萦霜。:屈指算来,诗朋只剩下几位,鬓发已是苍苍。
- 流水远,遥天长。:流水渐远,天际也显得遥远。
- 抚断碑,应怜馀香。:轻抚那断碑,想必仍能怜惜那余香。
- 有词客惊心,匆匆笑啼能几场。:有词客惊心动魄,匆匆之间的笑啼又能有几场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回忆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倚旧栏,依然嗟伤”,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通过“流水远,遥天长”给予自然以情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青春、记忆的追溯与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象征宁静的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 春光:象征青春与生机。
- 柳:常用来象征柔弱与青春。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碑:象征记忆与历史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弱柳”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美丽
- D. 哀伤
-
填空题:诗中“搴亭边妍芳,记哀时____”中空缺的字是什么?
-
判断题: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对/错)
答案:
- A
- 泽畔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冯永军的《寿楼春》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过往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 冯永军的个人作品集及相关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