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有感》

时间: 2025-01-04 11:35:31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经过一夜的雨水,清晨的阳光洒在京城,照耀着美丽的宫殿。丰收的年头让人们都乐于工作,山坡上传来阵阵欢快的歌声。

注释

  • 宿雨:指的是昨夜下的雨。
  • 清畿甸:指清新的京畿地区,京畿是指北京周边的地区。
  • 朝阳:早晨的阳光。
  • 丽帝城:指的是美丽的帝王城,可能特指皇家宫殿。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乐业:人们快乐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 陇上:指山坡上。
  • 踏歌声:踏着歌曲的声响,形容人们在劳动中欢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提倡新法,主张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推动了宋代的社会变革。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秋兴有感》写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北宋的经济繁荣时期。但同时,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也日益加剧。王安石通过描写秋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既反映了自然之美,又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秋兴有感》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丰收季节人们的快乐与忙碌。首句“宿雨清畿甸”以清新的雨后景象引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紧接着“朝阳丽帝城”将视线引向京城,阳光的照耀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丰年人乐业”则将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展现了人们在丰收之年,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最后一句“陇上踏歌声”则用欢快的歌声为整首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繁荣的期盼。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既是对当下社会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鼓励,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宿雨清畿甸:昨夜的雨水洗净了京畿地区的一切,呈现出一派清新的景象。
  2. 朝阳丽帝城:早晨的阳光洒在美丽的帝王城,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3. 丰年人乐业:在丰收的年头,人民都愉快地从事自己的工作,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4. 陇上踏歌声:山坡上响起了人们欢快的歌声,寓意着幸福的生活。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手法,前两句描绘自然景象,后两句则描绘人们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乐观和希望,表现了对丰收年景的赞美,以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景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宿雨: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洗净一切的力量。
  • 朝阳:代表着希望、未来和生机。
  • 丰年: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繁荣。
  • 踏歌声:象征着劳动的快乐和人们的向上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兴有感》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宿雨”指什么?

    • A. 昨夜的雨
    • B. 早晨的露水
    • C. 秋天的霜
    • D. 夏天的雷雨
  3.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 B. 王安石
  2. A. 昨夜的雨
  3. C.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秋兴有感》和杜甫的《春望》在表现自然景象上有相似之处,前者侧重于秋天的丰收与人们的快乐,而后者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动荡。这种对比反映了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自然与社会的不同感受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