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楼》

时间: 2025-01-04 11:23:51

扑扑烟岚绕四阿,物华终恨未能多。

故应陡起三千丈,始奈重山复岭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扑扑烟岚绕四阿,物华终恨未能多。故应陡起三千丈,始奈重山复岭何。


白话文翻译:

轻烟缭绕着四周的屋檐,万物的繁华让我无尽的惋惜,因为它们终究是那么少。或许应该陡然升起三千丈的高峰,然而面对重重的山岭又该如何呢?


注释:

  • 扑扑:形容轻烟缭绕的样子。
  • 烟岚:指山间的雾气或烟雾。
  • 四阿:古代建筑的屋檐,指四方的屋顶。
  •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景物,这里指繁华的景象。
  • 终恨:最终感到遗憾。
  • 故应:因此应该。
  • 陡起:突然升高。
  • 三千丈:形容极高的山。
  • 奈何:如何,面对。

典故解析: “重山复岭”体现了山脉的重叠与险峻,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以其改革思想和诗文成就著称,推动了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常常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南涧楼》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索。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诸多波折,诗中流露出对繁华与美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涧楼》从表面上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句“扑扑烟岚绕四阿”,描绘出了一幅轻烟缭绕的山水画面,营造了幽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然而,随着第二句的展开,诗人却引入了对“物华”的遗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设想若能“陡起三千丈”,如此高的山峰也许能够俯瞰万物,然而“重山复岭”的重重阻挡却是无法逾越的。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扑扑烟岚绕四阿”:描绘了山间轻雾缭绕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 “物华终恨未能多”:表达了对自然美好景物的珍惜和遗憾,暗示人生短暂,值得珍惜。
  • “故应陡起三千丈”:诗人希望能够升起高峰,以俯瞰更多的景色,表现了对更高理想的追求。
  • “始奈重山复岭何”:面对重重山岭,感到无奈与困惑,体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烟岚”拟人化地赋予了自然情感,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此外,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岚: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幽静,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
  • 四阿:代表着人们的栖息之地,象征着归属感与安宁。
  • 三千丈的高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扑扑烟岚”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B. 烈日炎炎的夏天
    C. 冰雪覆盖的冬季
    D. 繁星点点的夜空

  2. “物华终恨未能多”中的“恨”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短暂的遗憾
    C. 对过往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重山复岭”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C. 诗人的孤独
    D.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登高》(杜甫):表现对人生无奈的思考。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南涧楼》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但王安石更注重人生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比较与欣赏。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