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1-19 17:25:05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

初如黄金盘,便似白玉椀。

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

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

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
初如黄金盘,便似白玉椀。
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
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
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白话文翻译:

这片天边究竟是什么,能洗净我在这瘴气乡的眼睛?
初看像是一个金色的盘子,后来又像是一个白色的碗。
明亮的河水涌入其中,光亮无处不在。
我举杯饮酒,万般忧虑顿时消散。
竹林中的风轻轻吹来,我在这里睡去,却无法安稳整夜。

注释:

  • 瘴乡:指瘴气弥漫的地方,通常用于形容气候潮湿或生病的环境。
  • 黄金盘白玉椀:形容月亮的颜色,前者比喻金色,后者比喻洁白。
  • 明河:指夜空中的银河,象征光明。
  • 举杯对之饮:意指面对美景而举杯畅饮。
  • 万虑觉萧散:万种忧虑都消散,感到清爽。
  • 竹风:风吹过竹林,发出清脆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经典典故,但“明河”一词常用于描绘银河,具有很高的文化象征意义,寓意着光明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以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流寓他乡时,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瘴气与美景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感受,情感细腻而深邃。开头两句通过对“天边”的询问,展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用“黄金盘”和“白玉椀”来形容月亮的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与美景的瞬息万变。

“明河”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触及的美好,充满了诗意的幻想。举杯畅饮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在面对美景时的释然与放松,似乎万般忧虑都随着酒液的流淌而消散。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竹林的风声,带出一种安静而宁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思乡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边定何物:诗人好奇天边的东西,暗示对未知的渴望。
    2. 洗此瘴乡眼:渴望能够洗净自己在瘴气中的眼睛,象征对清明的追求。
    3. 初如黄金盘,便似白玉椀:运用比喻,形容月亮的颜色变化。
    4. 明河注其中:暗示银河的光辉,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5. 举杯对之饮:表达面对美景畅饮的惬意。
    6. 万虑觉萧散:饮酒后所有烦恼都消散,体现内心的释然。
    7. 竹风吹我睡:竹林的风声如歌,带来宁静的睡眠。
    8. 不得终夜款:无法安稳入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金盘”和“白玉椀”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拟人:竹风仿佛在轻轻吹拂,具有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流畅,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内心思乡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形成了对比与反思的深刻主题。

意象分析:

  • 天边:象征着未知与希望。
  • 瘴乡:指代不愉快的环境,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
  • 黄金盘与白玉椀:象征着月亮的美丽与变化,寓意人生的多样性。
  • 明河:象征光明与希望,流淌的河水代表生命的延续。
  • 竹风:象征自然的声音与宁静,带来安慰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瘴乡”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贫穷乡村
    • B. 气候潮湿的地方
    • C. 美丽的山河
    • D. 繁华的城市
  2. 诗中“明河”象征什么?

    • A. 银行
    • B. 希望
    • C. 家乡
    • D. 朋友
  3.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月亮的颜色变化?

    • A. 银色的杯子
    • B. 金色的盘子和白色的碗
    • C. 红色的花朵
    • D. 黑色的夜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郑的诗更侧重自然美与内心的释然,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对家人的关心与牵挂。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亮与思乡之情,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而郑刚中的诗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思考的过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