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增江松鹤庵》
时间: 2025-01-21 09:5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宿增江松鹤庵
木落风高夜欲冰,
襥衾来此爱幽情。
壁灯未灭见花影,
山雨忽来闻竹声。
谩忆同游期后会,
因思往事悟前生。
自怜粗带山林骨,
坐待寒钟吼五更。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夜晚,我宿于增江的松鹤庵,树木已经落叶,寒风高吹,夜晚似乎要结成冰霜。我在这里裹着薄被,感受到这里的幽静情怀。墙上的灯火尚未熄灭,可以看到窗外的花影摇曳,忽然间山中下起了雨,听到竹林里传来的声音。随意回忆起与友人游玩的约定,因而思索往事,感悟到前世的情缘。我自怜于身上粗糙的山林气息,静静地等待着寒钟在五更时分的鸣响。
注释:
- 襥衾:一种轻薄的被子,常用于形容寒冷时的保暖。
- 幽情:指幽静、深远的情感。
- 壁灯:墙壁上的灯,照明用的器具。
- 谩忆:随意地回忆。
- 寒钟:指寒冷的钟声,通常在夜深人静时响起。
典故解析:
- 松鹤庵:松鹤庵是一个与松树和鹤相关的庵堂,象征着长寿与清静。
- 五更:指夜晚的五更时分,传统上指的是夜晚将近天亮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纪,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称。他的诗歌常体现出深厚的自然情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夜宿于增江松鹤庵时,环境的幽静和自然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深思,体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夜宿增江松鹤庵》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人在寒风凛冽的夜晚,独自一人宿于增江的松鹤庵,环境的宁静与孤独引发了他对生命与过往的思索。诗的开头以“木落风高夜欲冰”描绘出秋冬交替时节的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襥衾来此爱幽情”表达了他与环境的和谐共鸣,暗示着他对这种幽静生活的热爱。
“壁灯未灭见花影”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灯光映照下的花影仿佛在与他对话。而突如其来的“山雨忽来闻竹声”,则是自然突变的象征,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情感的波动。最后,诗人在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约定时,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自怜粗带山林骨”则是他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反思。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落风高夜欲冰:描绘夜晚的寒冷气候,树木落叶,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 襥衾来此爱幽情:诗人抱着薄被,欣赏这份幽静与宁静的情感。
- 壁灯未灭见花影:灯光透出影子,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 山雨忽来闻竹声:突如其来的山雨,增加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动感。
- 谩忆同游期后会:随意地忆起曾经与友人的约定,感慨人事无常。
- 因思往事悟前生:思考往事,感悟前生的缘分与经历。
- 自怜粗带山林骨:自我反省,带着山林的气息与粗犷。
- 坐待寒钟吼五更:静静等待寒冷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木落风高”,比喻自然环境的严寒。
- 对仗:如“山雨忽来闻竹声”,展示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如“花影”,仿佛能与人对话,增添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落:象征着秋冬的到来,隐喻生命的衰退。
- 风高: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寒冷。
- 壁灯、花影: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 山雨:象征着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 寒钟: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襥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厚重的被子
- B. 一种轻薄的被子
- C. 笔记本
-
“山雨忽来闻竹声”中的“竹声”指的是什么?
- A. 雨声
- B. 风声
- C. 竹子被风吹动的声音
-
诗人体现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
- B. 友谊
- C. 生命的无常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夜宿增江松鹤庵》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索,后者则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