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咏杨妃带》

时间: 2025-01-19 21:58:03

出网霜鳞待策功。

加恩水族拜新封。

舌羹可比西施美,耳熟能详北监丰。

三级浪,一帆风。

抵他妃子笑尘红。

常珍入馔家家玉,我亦贪馋八十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咏杨妃带
作者:梅冷生

出网霜鳞待策功。
加恩水族拜新封。
舌羹可比西施美,
耳熟能详北监丰。
三级浪,一帆风。
抵他妃子笑尘红。
常珍入馔家家玉,
我亦贪馋八十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霜寒的水面上,等待策马的功夫。
水族因受恩惠而朝拜新封的神灵。
那厨艺的美味,宛如西施的美食,
而北监丰的佳肴,人人都耳熟能详。
如同三级波浪,一帆风顺。
这与妃子的笑容比起来,红尘也显得轻盈。
常常珍惜的美味,宛如家家户户的珍宝,
我也忍不住贪恋这美味,像八十岁的老翁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出网:指水面上露出的鱼鳞。
  • 霜鳞:比喻鱼的鳞片,形容水面冷冽。
  • 策功:策马奔腾,指要施展才华。
  • 水族:指水中的生物,象征受恩惠的众生。
  • 舌羹:美味的食物。
  • 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美丽和美食。
  • 北监丰:指北方的美味,可能是指某种食物或名厨。
  • 三级浪:水波的层次感。
  • 妃子:指王妃或美人。
  • 尘红:指世俗的红尘,带有轻盈的感觉。
  • 常珍:珍藏的美食。
  • 家家玉:比喻每家都有的美味,如同玉石般珍贵。
  • 贪馋:对美食的渴望。

典故解析:

  •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常被用来比喻绝世美丽和美食的美味。
  • 八十翁:可能指老年人对美食的贪恋,表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冷生,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生活的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映射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咏杨妃带》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词作。诗中通过对美食与美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开篇以“出网霜鳞待策功”描绘出初冬时节的冷冽气息,接着引入水族的拜访,暗喻生活中的美食如同受到恩赐一般可贵。诗中提到“舌羹可比西施美”,将美食的美好与西施的美貌相提并论,显示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不仅在描绘美食的同时,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繁华的红尘中,珍惜那些小确幸,如同诗中所提到的“常珍入馔家家玉”,每一口美食都值得珍惜。最后以“我亦贪馋八十翁”收尾,既表现了对美食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网霜鳞待策功:描绘出秋冬交替时节的冷冽,暗示着一种等待和期望。
  • 加恩水族拜新封:水族感恩,表明对美味的赞美与尊重。
  • 舌羹可比西施美:通过比喻,强调美食的吸引力。
  • 耳熟能详北监丰:表明美食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认可。
  • 三级浪,一帆风:描绘出波浪的层次,暗示顺利与轻快的生活状态。
  • 抵他妃子笑尘红:将妃子的笑容与红尘的繁华相比较,表现出一种轻盈的生活态度。
  • 常珍入馔家家玉:强调美食在生活中的珍贵与普遍性。
  • 我亦贪馋八十翁:直接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带有自嘲的意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舌羹可比西施美”,通过比喻增强描绘的生动性。
  • 对仗:如“三级浪,一帆风”,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拟人:对水族的描述让其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美食和美人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繁华世俗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 水族:代表着大自然的恩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 西施:象征美丽与美食的结合。
  • 妃子:象征着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 家家玉:象征着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珍贵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族”是指什么?

    • A. 水中的生物
    • B. 一种美食
    • C. 古代的神灵
  2. “舌羹可比西施美”的意思是?

    • A. 西施的美丽无与伦比
    • B. 美食的美味堪比美人
    • C. 西施的厨艺高超
  3. 下列哪个意象象征着生活中的珍贵事物?

    • A. 霜鳞
    • B. 家家玉
    • C. 三级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的名作,同样表现了美与爱情的主题。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对生活细节的细致描写。

诗词对比:

  • 《清平调》与《鹧鸪天·咏杨妃带》:两者都涉及美人与美食,但《清平调》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鹧鸪天》则侧重于生活的细节描绘,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