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为秀溪亭》
时间: 2024-12-29 17:5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无为秀溪亭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画桥雕槛接招提,新有幽人榜秀溪。
十顷净明天上下,两奁光映水东西。
飞楼涌殿参差见,古木修篁咫尺迷。
此景此时君信否,绿杨阴里啭黄鹂。
白话文翻译
在画桥和雕刻的栏杆上,连接着招提寺,眼前有位幽静的人正在秀溪上题字。十顷的水面清澈明亮,天光与水光交相辉映。飞阁和涌现的殿宇在远处参差可见,古老的树木和修长的竹林在眼前交织迷离。这美丽的景色和时光,你信吗?在绿柳的阴影下,黄鹂鸟在欢快地鸣叫。
注释
- 画桥:用画描绘的桥,形象美丽。
- 雕槛:雕刻精美的栏杆。
- 招提:招提寺,古代寺庙名。
- 幽人:指隐居之人,或追求宁静生活的人。
- 十顷:形容水域广阔,十顷即十亩,形容水面宽广。
- 两奁:窗户,指两扇窗户。
- 飞楼涌殿:指建筑物的高耸与错落有致。
- 咫尺:形容距离近,实际上指近在咫尺。
- 绿杨阴里:指绿柳树的阴影。
- 黄鹂:一种鸟,鸣叫声悦耳动听。
典故解析
“招提”二字来源于佛教,常用来指代寺庙,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场所。诗中提到的“幽人”反映了隐士的生活追求,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之道游览无为秀溪亭时,环境清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无为秀溪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秀溪的优美环境。王之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桥、雕槛、飞楼、古木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诗歌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景物的细节,展示出秀溪亭的美丽与宁静,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幽人和黄鹂,增加了人文气息与自然的互动,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桥雕槛接招提:描绘了亭边的桥和栏杆,暗示环境的精致。
- 新有幽人榜秀溪:引入了一个隐士,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十顷净明天上下:强调水面宽广,水天一色,意境开阔。
- 两奁光映水东西:窗户的光影在水中映射,增加了动感。
- 飞楼涌殿参差见:描述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展现空间的层次感。
- 古木修篁咫尺迷:古树和竹林交错,形成迷人的景象。
- 此景此时君信否:引导读者思考,激发共鸣。
- 绿杨阴里啭黄鹂:自然生灵的加入,使得景色更加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如“幽人”与秀溪的结合象征宁静。
- 对仗:如“飞楼涌殿”,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桥:象征美丽与艺术的结合。
- 幽人:代表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黄鹂: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人”指的是?
- A. 隐士
- B. 游客
- C. 商人
- D. 诗人
-
“十顷净明”形容的是?
- A. 天空
- B. 水面
- C. 山脉
- D. 树林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情感更为沉稳,而王之道的《题无为秀溪亭》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题无为秀溪亭》,希望对您的理解与欣赏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