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白话文翻译:
我为我的君主效力,随从他去行动。
无论是险境还是平安,都没有什么不同,我与他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
遇到敌人难道能不死吗?即使寻医问药也难以挽救生命。
在通州这片土地上,彼此遥望,泪水仿佛倾泻而下。
注释:
- 我为吾君役:我为我的君主效力。
- 而从乃主行:而且跟随他去行动。
- 险夷宁异趣:无论是危险还是平安,都没有什么不同的趣味。
- 休戚与同情:彼此的悲欢离合紧密相关。
- 遇贼能无死:遇到敌人难道能不死吗?
- 寻医剧不生:即使求医问药也难以活下来。
- 通州一丘土:在通州这片土地上。
- 相望泪如倾:彼此遥望,泪水如倾。
典故解析: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天祥面临国家危亡之际,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文天祥为南宋的忠臣,致力于抵抗外敌,诗中提到的“通州”是指地名,承载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战争中表现出色,是南宋忠臣的代表。因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后人称之为“忠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和国家的危亡,他将自己的忠诚与对君主的情感融入诗中,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的悲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单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文天祥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君主的忠诚。诗中“我为吾君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立场,表明自己为君主效力的决心。在“险夷宁异趣”一句中,文天祥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与君主同甘共苦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两句,展现了在敌人来临时,忠臣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甚至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结尾的“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则是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现状的无奈,泪水不仅是对家国的忧伤,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展现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崇高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为吾君役:直接表明诗人的身份和立场。
- 而从乃主行:进一步强调对君主的忠诚。
- 险夷宁异趣:阐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内心的感情没有变化。
- 休戚与同情:强调彼此之间的紧密关系。
- 遇贼能无死:质问在战斗中,忠臣是否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 寻医剧不生:表达即使求医问药,生命也难以保全的无奈。
- 通州一丘土:体现对故土的依恋。
- 相望泪如倾:最后以泪水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沉痛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险夷宁异趣”与“休戚与同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泪水比作倾倒,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悲痛的情感。
- 排比:诗句的结构紧凑,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君主的深情,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忠臣的崇高理想和悲壮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主:象征忠诚与责任。
- 敌人:象征外敌入侵,国家的危机。
- 泪水:象征悲伤与无奈。
- 故土:象征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文天祥的身份是? a) 诗人
b) 将军
c) 政治家
d) 以上皆是 -
“险夷宁异趣”表达了什么? a) 喜悦
b) 忧虑
c) 无所谓
d) 相同的情感 -
“通州一丘土”中的“丘土”指什么? a) 大山
b) 故乡
c) 敌营
d) 战场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c) 无所谓
- b) 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杨万里
- 《满江红·写怀》:岳飞
诗词对比:
- 文天祥《哭金路分应》 vs 岳飞《满江红·写怀》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忠诚,文天祥更加突出个人的悲痛与无奈,而岳飞则体现出豪情壮志与对国家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文天祥诗文选》
以上内容为文天祥的《哭金路分应》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