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宴坐
作者:陆游 〔宋代〕
身寄穷山里,心安一事无。
新传小止观,渐解半跏趺。
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
老来元少睡,且复兀枯株。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贫穷的山中,心中却没有一丝烦恼。
刚刚传来小止观的教义,渐渐领悟了半跏趺的境界。
窗纸上急雪的声音,孤灯在地炉旁明亮地闪烁。
年纪渐长,原本睡眠减少,且对着这枯老的树株沉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身寄:寄居,身处的意思。
- 穷山里:贫穷的山中,环境艰苦。
- 心安:心中安宁。
- 小止观:这是指一种禅宗的修行法门,强调内心的宁静。
- 半跏趺:半跏坐,是一种坐姿,常用于冥想。
- 急雪:形容雪落得很急,声音响亮。
- 鸣:声音响起。
- 孤灯:独自一盏灯。
- 耿:明亮的样子。
- 元少睡:年纪大了,睡眠减少。
- 兀枯株:光秃的枯树。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所提及的“止观”与佛教修行相关,表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理解与体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深沉的生活观察。
创作背景:
《宴坐》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的安宁心态以及对佛教哲理的领悟,表现了他在生活困境中追求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诗歌鉴赏:
《宴坐》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安宁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诗歌。开篇即表明“身寄穷山里”,暗示了诗人身处的困境,但随即转向心境的阐述“心安一事无”,显示出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中通过“新传小止观”,展示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思考与领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中“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急雪声与孤灯光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内心的对话,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感悟。从“老来元少睡,且复兀枯株”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衰老的接受与对生命消逝的思考,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哲学的思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现出作者的超然洒脱,体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寄穷山里:描绘了诗人身处贫穷的山中,表明环境的艰苦。
- 心安一事无:尽管身处困境,但内心却安宁,心无牵挂。
- 新传小止观:提到禅宗的教义,暗示内心的修行与领悟。
- 渐解半跏趺:表现了对禅宗坐姿的理解,象征着内心的逐渐平和。
- 急雪鸣窗纸:描绘窗外急雪的声音,增添了环境的动态感。
- 孤灯耿地炉:孤独的灯光与地炉的温暖形成对比,强调了夜晚的寂静。
- 老来元少睡:反映年纪渐长后睡眠减少的感慨。
- 且复兀枯株:回归自然,思考生命与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拟人:急雪的鸣声,赋予自然以生命。
- 意象:山、雪、灯、枯株等意象,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山:象征困境与艰苦的环境。
- 心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小止观:象征佛教哲理与修行。
- 急雪:象征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逝。
- 孤灯:象征孤独与沉思。
- 枯株: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传小止观”是指什么?
A. 诗人的传记
B. 一种禅宗修行法门
C. 诗歌的创作背景
D. 自然现象 -
“急雪鸣窗纸”中“鸣”字的意思是什么?
A. 叫喊
B. 响起
C. 低语
D. 静默 -
诗人对老年的感受是?
A. 睡眠增加
B. 睡眠减少
C. 精力充沛
D. 非常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宴坐》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陆游更多地体现了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景色与心境的交融。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哲理思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禅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