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峰项里看采杨梅连日留山中》

时间: 2025-01-19 20:06:51

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

斜簪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阴翳翳连山市,
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
先惊探颔得骊珠。
斜簪宝髻看游舫,
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
欲乘风露摘千株。

白话文翻译:

绿荫如盖,连绵的山峦之间,
红色的果实累累,照耀着路边。
我并不在乎满盘的火焰般的果实,
而是先惊喜于探头得见的美好珍珠。
斜着发髻的美人看着游船,
细致的竹笼被送入都城。
在酒醉之中,我自豪地感受到豪气,
想要乘风露去摘下千颗果实。

注释:

  • 翳翳:遮蔽的样子,形容绿荫浓密。
  • 丹实:指红色的果实。
  • 火齐:形容鲜艳的颜色,像火一样。
  • 骊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 宝髻:指用宝物装饰的发髻。
  • 筠笼:用竹子编制的笼子。
  • 上都:指京城,通常代指繁华的地方。
  • 豪气:指一种自豪的气概。

典故解析:

“骊珠”出自《红楼梦》,象征着美丽和珍贵的事物;而“醉里自矜”则反映了诗人对豪气的自信和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而闻名,风格豪放而不失细腻。

创作背景: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因其爱国情怀而感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绿阴翳翳”和“丹实累累”两句,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夏日气息,生动描绘出山间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充满生机。接下来的“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虽然满盘的果实诱人,却更令人惊喜的是那一颗颗珍珠般的美好,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高品位追求。

紧接着的“斜簪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将目光转向人间的美丽,诗人对女性的描绘既细腻又含蓄,诗中的“游舫”更是添了一丝灵动和婉约。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醉酒后的豪迈,想要乘风摘取千颗果实的愿望,展现了他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追求的豪情,具有很强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阴翳翳连山市”:描绘了郁郁葱葱的山林,绿荫浓密。
    • “丹实累累照路隅”:红色果实累累,阳光照耀着路边。
    • “未爱满盘堆火齐”:虽然满盘的果实色泽鲜艳,诗人并不特别在意。
    • “先惊探颔得骊珠”:更让人惊喜的是发现了珍贵的美好。
    • “斜簪宝髻看游舫”:美人斜发,目光投向游船。
    • “细织筠笼入上都”:细致的竹笼被送往京城。
    • “醉里自矜豪气在”:在醉意中自信地感受到豪气。
    • “欲乘风露摘千株”:渴望乘风去采摘千颗果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果实比作火焰,形象生动。
    • 拟人:将女性的动作和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 对仗:如“斜簪宝髻”和“细织筠笼”展示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仍保持的豪情和自信。

意象分析:

  • 绿阴: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美好。
  • 丹实:代表丰收和幸福。
  • 骊珠:比喻珍贵的事物,象征美的发现。
  • 游舫:象征生活的乐趣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阴翳翳”表达的是什么情景?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茂盛
    C. 秋天的落叶

  2. “骊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平凡的事物
    B. 珍贵的美好
    C. 难以获得的财富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的
    B. 自信和向往的
    C. 无所谓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和李白的作品,陆游的《六峰项里看采杨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描绘,而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