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7:3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其二
作者: 梁德绳 〔清代〕
甲第河东冠。
护芳姿金笼翡翠,盈盈仙伴。
记取双名书线夹,
只许鹦哥偷唤。
尘不到玉娥窗畔。
香影花光初学步,
太憨生时博闺中粲。
朝绣幌,
暮云幔。
午桥池馆清幽惯。
颇憎它新声嘈囋,
穿丝透管。
唤取师曹教小玉,
指点吟揉抑按。
算众里独推心腕。
生结名香焚篆鼎,
傍妆台细鼓清音缓。
五弄罢,
月初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的生活情景。她身处于华丽的家宅中,呵护着自己的美丽和优雅,身边有仙女般的伴侣。她回忆起曾经的双名书信,只有鹦鹉能偷偷呼唤。尘埃无法侵扰她的窗边,香气和花影让她初学走路时显得娇嫩。早晨的绣帷和傍晚的云幔,午后的桥馆环境清幽。她对那些嘈杂的新声颇感厌烦,像丝线穿透管子般刺耳。于是,她呼唤师傅教她小玉,教她吟唱、揉音、抑音。她在众多女子中独具风采,生香名声如同焚香鼎般弥漫,坐在妆台旁轻轻敲打着清音。歌声在五声齐奏后,月亮也初升起来了。
注释
- 甲第:指高大华丽的房屋。
- 河东冠:指一种头饰。
- 盈盈:形容女子的婀娜多姿。
- 玉娥:指美丽的女子。
- 绣幌:装饰用的绣帷。
- 午桥池馆:指安静的休闲场所。
- 师曹:指老师。
- 小玉:可能是诗中女子的名字。
- 篆鼎:古代用来焚香的器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德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常常描写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出细腻的心理描摹。
创作背景
《金缕曲 其二》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活与情感纷繁复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在闺房中的独特氛围,表现女性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金缕曲 其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生动描绘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女子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她的优雅与灵动。开头的“甲第河东冠”便给人一种高贵华丽的感觉,接着通过“护芳姿金笼翡翠”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仿佛她被金色的笼子所护,显得非常珍贵。
在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提到“记取双名书线夹”,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随后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女子在这里既享受着优雅的生活,又有些厌倦外界的喧嚣。诗中“生结名香焚篆鼎”的句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希望通过音乐与香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整首词以“月初满”作为结尾,暗示着一种圆满与希望,似乎在暗示女子的生活虽然寂静,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梁德绳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美与温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甲第河东冠:描写高贵华丽的家宅,呼应出女子的身份。
- 护芳姿金笼翡翠,盈盈仙伴:女子的美丽如同珍贵的翡翠,旁边有仙女般的伴侣,展现出她的优雅生活。
- 记取双名书线夹: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隐含对往事的怀念。
- 尘不到玉娥窗畔:窗外的尘埃无法侵扰她的宁静,表现出她的生活环境的清雅。
- 香影花光初学步:初学走路的女子在香气与花影中显得娇嫩。
- 颇憎它新声嘈囋:对外界喧哗的厌烦,显示了她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唤取师曹教小玉:希望在音乐上得到指导,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
- 生结名香焚篆鼎:通过香气和音乐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翡翠,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朝绣幌,暮云幔”,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香影与花光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女子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环境展开,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外界喧嚣的厌倦,同时也展现了她在艺术和生活中追求宁静与优雅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甲第:象征华丽的生活与高贵的身份。
- 翡翠:象征女子的娇美与珍贵。
- 香影:象征情感的细腻与生活的优雅。
- 月:象征圆满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缕曲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梁德绳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甲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高大华丽的房屋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服饰 -
诗中“唤取师曹教小玉”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音乐的追求
C. 对旅行的向往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金缕曲 其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状态,但前者更侧重于环境的描写与内心的宁静,而后者则更加强调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