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见欢
蒋敦复
斜阳欲下朱楼。
荡帘钩。
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
佳期断。
芳心乱。
迸离愁。
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
白话文翻译:
夕阳快要落下,映照着红楼。
轻轻摇动着帘钩。
此时正是落花的季节,人却因病痛而忧伤,感叹又进入了秋天。
美好的时光已然断绝。
心中思念已然混乱。
愁绪如同离弦之箭般迸发。
今夜明月高悬,我的梦却飞向了遥远的玉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阳:指落日,太阳倾斜的光线。
- 朱楼:红色的楼阁,象征着美丽的环境。
- 荡帘钩:轻轻摇动帘子上的钩子,传达一种悠闲的状态。
- 佳期断:美好的时光已经结束。
- 飞梦玉关头:梦中向往的地方,玉关指代边疆,象征着遥远与思念。
典故解析:
“玉关”通常指代边陲地区,古代常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与其它古诗中提到的边关意象相似,表达了对远方的忧思与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61-1919),字道明,号白华,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在文学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社会的离愁别绪,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忧伤。
诗歌鉴赏:
《相见欢》以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开篇的“斜阳欲下朱楼”即设定了一个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背景,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种即将逝去的美好。接下来的“荡帘钩”描绘了细腻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轻松而又惆怅的感觉。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情绪逐渐升温,“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反映。落花和秋天的结合,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忧伤。
诗中“佳期断”与“芳心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佳期的断绝和心中愁绪的混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最后一句“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则以明月寄托思念,展现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阳欲下朱楼:夕阳接近地平线,红色的楼阁在光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 荡帘钩:轻轻晃动帘钩,暗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时节落花人病,又悲秋:落花的季节,人因病痛而感到忧伤,秋天的到来使这种情感更加沉重。
- 佳期断:美好的相聚时光已然结束,情感的失落感加深。
- 芳心乱:心中思念茫然,情绪愈加复杂。
- 迸离愁:愁苦如同箭矢般发散而出,无法控制。
- 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明月高悬,梦境飞向遥远的边关,寓意着思念与心灵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象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在句式上使用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朱楼:代表美好的环境与过往的回忆。
- 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凋零与消失。
- 明月:寄托思念与希望,常用于表达对远方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斜阳欲下朱楼”中的“朱楼”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楼阁
B. 青色的山丘
C. 白色的房屋 -
“佳期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相聚的快乐
B. 离别的悲伤
C. 对未来的期待 -
“今夜月明飞梦玉关头”中的“玉关”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远方的思念
C. 现实的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作品都涉及到对时光与情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而蒋敦复的《相见欢》则在自然景象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与思考。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