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25:07

一官不恨落羁縻,正谓边头狱讼稀。

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

诗书旧学浑忘却,梦寐衡祠放得归。

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一官不恨落羁縻,正谓边头狱讼稀。 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 诗书旧学浑忘却,梦寐衡祠放得归。 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

白话文翻译

担任一官半职并不遗憾被束缚,正是因为边疆地区的诉讼案件稀少。 虽然生活中总有纷扰,但几乎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曾经学过的诗书几乎都忘记了,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衡祠放松。 偶然间,两个官署都急忙召见,对于莼鲈的美味,我应该有所了解。

注释

  • 羁縻:束缚,指担任官职的束缚。
  • 边头:边疆地区。
  • 胶胶还扰扰:形容纷扰不断。
  • 是是与非非:对错是非。
  • 诗书旧学:指曾经学过的诗书知识。
  • 梦寐衡祠:梦中回到衡祠,衡祠可能指某个地方或官署。
  • 邂逅:偶然。
  • 两台:两个官署。
  • 趣召:急忙召见。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美味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他送别京运使赴召的作品,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归隐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送别京运使赴召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述和对诗书旧学的遗忘,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述和对诗书旧学的遗忘,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首句“一官不恨落羁縻”表明作者并不遗憾被官职束缚,因为边疆的诉讼案件稀少,生活相对宁静。然而,“但有胶胶还扰扰”一句又揭示了生活中的纷扰不断,几乎没有是非对错之分,这反映了官场的复杂和混乱。

“诗书旧学浑忘却,梦寐衡祠放得归”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学过的诗书知识的遗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衡祠放松,这表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通过偶然被两个官署急忙召见和对莼鲈美味的了解,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官不恨落羁縻:作者并不遗憾被官职束缚,因为边疆的诉讼案件稀少,生活相对宁静。
  2. 正谓边头狱讼稀:边疆地区的诉讼案件稀少,生活相对宁静。
  3. 但有胶胶还扰扰:生活中总有纷扰不断。
  4. 略无是是与非非:几乎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反映了官场的复杂和混乱。
  5. 诗书旧学浑忘却:曾经学过的诗书知识几乎都忘记了。
  6. 梦寐衡祠放得归: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衡祠放松,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7. 邂逅两台俱趣召:偶然被两个官署急忙召见。
  8. 莼鲈于此合知几:对于莼鲈的美味,我应该有所了解,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胶胶还扰扰”与“是是与非非”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胶胶还扰扰”比喻生活中的纷扰不断。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述和对诗书旧学的遗忘,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縻:官职的束缚。
  • 边头:边疆地区。
  • 胶胶还扰扰:生活中的纷扰。
  • 诗书旧学:曾经学过的知识。
  • 梦寐衡祠:梦中回到衡祠,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莼鲈:美味的食物,象征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官不恨落羁縻”表达了作者对官职的什么态度? A. 遗憾 B. 不遗憾 C. 无所谓 D. 厌倦

  2. “梦寐衡祠放得归”中的“衡祠”可能指什么? A. 官署 B. 家乡 C. 寺庙 D. 学校

  3. 诗中“莼鲈于此合知几”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官场生活 B. 美味食物 C. 归隐生活 D. 边疆生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赵蕃《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送别友人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赵蕃的诗更加注重对官场生活的描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