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从之》

时间: 2025-01-04 13:06:05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

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

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

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

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

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人。

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

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

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

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

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

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孙从之 赵蕃 〔宋代〕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人。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白话文翻译:

在处理政务时,重要的是要贴近民众,何必需要华丽的装饰。因此,西都的儒者,常常名不副实。萍乡的孙明府,他的抱负仅在于儒术。他从家乡起家,处理政务都有所记载。催收税赋不是我的急务,急的是让民众繁衍生息。今年夏天,我告诫大家要节约粮食,鼓励大家储蓄。种植小麦重视前期的耕作,稻谷的收成要看之前的努力。我的贤弟们,在三个市场都如鼎立一般稳固。正之去南昌任职,大吏受到严格的约束。我为他陈述先世的事迹,他渐渐遵循我的律令。我曾私下感叹这个人,应当补充谏争的空缺。为何他就这样离世,我为此深深叹息。叔父现在是朝廷的官员,路途高远。人才难得,不易识别,多次推荐才有人才出现。赣川和洪州,亲眼所见胜过耳闻。让他辅佐朝廷的谋划,弥补缺失的职责。公行的言论在乡里流传,步履稳健如文石。为了转移一县的政务,以此来均衡万国。我虽然落入蛮夷之地,归来的日子难道没有吗?如果能实现乐耕的愿望,那么我的事情就完成了。

注释:

  • 吏事要及民:处理政务要贴近民众。
  • 何假须缘饰:何必需要华丽的装饰。
  • 西都儒:西都的儒者。
  • 名背实:名不副实。
  • 萍乡孙明府:萍乡的孙明府,指孙从之。
  • 抱负惟儒术:他的抱负仅在于儒术。
  • 起家长此邦:从家乡起家。
  • 催科非我急:催收税赋不是我的急务。
  • 急民使滋殖:急的是让民众繁衍生息。
  • 今夏戒艰食:今年夏天,我告诫大家要节约粮食。
  • 粒米劝蓄积:鼓励大家储蓄。
  • 种麦贵宿耕:种植小麦重视前期的耕作。
  • 禾孙视前绩:稻谷的收成要看之前的努力。
  • 是我贤弟昆:我的贤弟们。
  • 三市俱鼎立:在三个市场都如鼎立一般稳固。
  • 正之官南昌:正之去南昌任职。
  • 大吏遭丝刻:大吏受到严格的约束。
  • 为陈先世事:我为他陈述先世的事迹。
  • 稍稍从吾律:他渐渐遵循我的律令。
  • 窃尝叹斯人:我曾私下感叹这个人。
  • 当补谏争缺:应当补充谏争的空缺。
  • 如何即九原:为何他就这样离世。
  • 我为长太息:我为此深深叹息。
  • 叔也今王官:叔父现在是朝廷的官员。
  • 路以云霄逼:路途高远。
  • 才难未易识:人才难得,不易识别。
  • 屡荐今始人:多次推荐才有人才出现。
  • 赣川与洪州:赣川和洪州。
  • 目见非耳得:亲眼所见胜过耳闻。
  • 使之佐庙谟:让他辅佐朝廷的谋划。
  • 弥缝宁阙职:弥补缺失的职责。
  • 公行被里言:公行的言论在乡里流传。
  • 步武俱文石:步履稳健如文石。
  • 为移一县政:为了转移一县的政务。
  • 于以均万国:以此来均衡万国。
  • 我虽落蛮夷:我虽然落入蛮夷之地。
  • 归来岂无日:归来的日子难道没有吗?
  • 傥遂乐耕耘:如果能实现乐耕的愿望。
  • 于焉吾事毕:那么我的事情就完成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后流寓信州(今江西上饶)。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诗人韩淲齐名,被称为“二泉”。赵蕃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赠给孙从之的作品,孙从之是萍乡的明府(地方官),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孙从之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看法。诗中提到的“吏事要及民”和“急民使滋殖”等观点,体现了赵蕃的民本思想和对官员职责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孙从之的赞美,展现了赵蕃对官员职责和民本思想的深刻理解。诗中,赵蕃强调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贴近民众,不应追求表面的华丽装饰,而应注重实际效果。他通过对孙从之的描述,表达了对一个真正以儒术为抱负、能够为民谋福的官员的赞赏。

诗中还体现了赵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他鼓励民众节约粮食、储蓄种子,重视前期的耕作,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农业的稳定和民众的生计。赵蕃通过对孙从之的期望,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关怀。赵蕃的这种民本思想和对官员职责的理解,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

    • 处理政务要贴近民众,何必需要华丽的装饰。
    • 表达了赵蕃对官员职责的理解,强调务实和贴近民众。
  2.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

    • 因此,西都的儒者,常常名不副实。
    • 批评了一些儒者只注重名声而不注重实际效果。
  3.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 萍乡的孙明府,他的抱负仅在于儒术。
    • 赞美孙从之以儒术为抱负,注重实际效果。
  4.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

    • 他从家乡起家,处理政务都有所记载。
    • 描述孙从之的政绩,强调他的实际成就。
  5.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

    • 催收税赋不是我的急务,急的是让民众繁衍生息。
    • 表达了对民众生计的关心,强调官员应关注民众的福祉。
  6.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

    • 今年夏天,我告诫大家要节约粮食,鼓励大家储蓄。
    • 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鼓励节约和储蓄。
  7.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

    • 种植小麦重视前期的耕作,稻谷的收成要看之前的努力。
    • 强调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和持续努力。
  8.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

    • 我的贤弟们,在三个市场都如鼎立一般稳固。
    • 描述孙从之的政绩,强调他的稳固和成就。
  9.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

    • 正之去南昌任职,大吏受到严格的约束。
    • 描述孙从之的任职情况,强调他的严格和约束。
  10. 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

    • 我为他陈述先世的事迹,他渐渐遵循我的律令。
    • 表达了对孙从之的期望,希望他遵循律令。
  11. 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

    • 我曾私下感叹这个人,应当补充谏争的空缺。
    • 表达了对孙从之的赞赏,认为他应当补充谏争的空缺。
  12. 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

    • 为何他就这样离世,我为此深深叹息。
    • 表达了对孙从之离世的悲痛和惋惜。
  13. 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

    • 叔父现在是朝廷的官员,路途高远。
    • 描述叔父的任职情况,强调他的高远和成就。
  14. 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人。

    • 人才难得,不易识别,多次推荐才有人才出现。
    • 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强调人才的难得和不易识别。
  15. 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

    • 赣川和洪州,亲眼所见胜过耳闻。
    • 强调亲眼所见的重要性,强调实际效果。
  16. 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

    • 让他辅佐朝廷的谋划,弥补缺失的职责。
    • 表达了对孙从之的期望,希望他辅佐朝廷,弥补缺失的职责。
  17. 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

    • 公行的言论在乡里流传,步履稳健如文石。
    • 描述孙从之的政绩,强调他的稳固和成就。
  18. 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

    • 为了转移一县的政务,以此来均衡万国。
    • 表达了对孙从之的期望,希望他均衡万国。
  19. 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

    • 我虽然落入蛮夷之地,归来的日子难道没有吗?
    • 表达了对归来的期望,强调归来的可能性。
  20. 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 如果能实现乐耕的愿望,那么我的事情就完成了。
    • 表达了对乐耕的愿望,强调乐耕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步武俱文石”,将步履稳健比喻为文石,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通过对仗强调了务实和贴近民众的重要性。
  • 排比:如“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通过排比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和持续努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贴近民众,注重实际效果,关注民众的福祉。赵蕃通过对孙从之的赞美,表达了对一个真正以儒术为抱负、能够为民谋福的官员的赞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鼓励节约和储蓄,强调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和持续努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吏事:处理政务。
  • 民:民众。
  • 西都儒:西都的儒者。
  • 萍乡孙明府:萍乡的孙明府,指孙从之。
  • 儒术:儒家的学术和思想。
  • 催科:催收税赋。
  • 艰食:节约粮食。
  • 粒米:粮食。
  • 种麦:种植小麦。
  • 禾孙:稻谷的收成。
  • 三市:三个市场。
  • 南昌:南昌任职。
  • 大吏:大吏受到严格的约束。
  • 谏争:谏争的空缺。
  • 九原:离世。
  • 王官:朝廷的官员。
  • 赣川与洪州:赣川和洪州。
  • 庙谟:朝廷的谋划。
  • 公行:公行的言论。
  • 文石:文石,比喻步履稳健。
  • 蛮夷:蛮夷之地。
  • 乐耕耘:乐耕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在诗中强调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注重什么? A. 华丽的装饰 B. 贴近民众 C. 催收税赋 D. 节约粮食

  2. 诗中提到的“萍乡孙明府”是指谁? A. 赵蕃 B. 孙从之 C. 叔父 D. 大吏

  3. 赵蕃在诗中鼓励民众做什么? A. 节约粮食 B. 催收税赋 C. 种植小麦 D. 节约粮食和储蓄

  4. 诗中提到的“正之官南昌”是指谁? A. 赵蕃 B. 孙从之 C. 叔父 D. 大吏

  5. 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谁的赞赏? A. 赵蕃自己 B. 孙从之 C. 叔父 D. 大吏

答案:

  1. B. 贴近民众
  2. B. 孙从之
  3. D. 节约粮食和储蓄
  4. B. 孙从之
  5. B. 孙从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别》(杜甫):杜甫的这首诗也是赠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 《送别》(王维):王维的这首诗也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对比:

  • 《赠孙从之》与《赠别》(杜甫):两首诗都是赠别之作,但赵蕃的《赠孙从之》更注重对官员职责和民本思想的表达,而杜甫的《赠别》则更注重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 《赠孙从之》与《送别》(王维):两首诗都是送别之作,但赵蕃的《赠孙从之》更注重对官员职责和民本思想的表达,而王维的《送别》则更注重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赵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环境。

相关诗句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下一句是什么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上一句是什么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下一句是什么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上一句是什么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下一句是什么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上一句是什么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下一句是什么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上一句是什么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下一句是什么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上一句是什么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下一句是什么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上一句是什么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下一句是什么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上一句是什么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下一句是什么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上一句是什么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下一句是什么

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上一句是什么

吏事要及民,下一句是什么

何假须缘饰。上一句是什么

何假须缘饰。下一句是什么

是故西都儒,上一句是什么

是故西都儒,下一句是什么

往往名背实。上一句是什么

往往名背实。下一句是什么

萍乡孙明府,上一句是什么

萍乡孙明府,下一句是什么

抱负惟儒术。上一句是什么

抱负惟儒术。下一句是什么

起家长此邦,上一句是什么

起家长此邦,下一句是什么

为政皆有述。上一句是什么

为政皆有述。下一句是什么

催科非我急,上一句是什么

催科非我急,下一句是什么

急民使滋殖。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