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判休日约僚属追凉于净因已复酌于芙蕖馆》

时间: 2025-01-04 08:39:14

野寺依林木,官园带芰荷。

饭蔬朝共集,尊酒晚成过。

岁月记游胜,礼容宽俗苛。

公能数倾倒,我得慰蹉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寺依林木,官园带芰荷。饭蔬朝共集,尊酒晚成过。岁月记游胜,礼容宽俗苛。公能数倾倒,我得慰蹉跎。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寺庙依傍着树林,官方的园林环绕着荷花。早晨我们一起聚集吃简单的饭菜,晚上才得以举杯共饮。岁月记录了我们的游玩胜景,礼仪宽容而世俗苛刻。您能够多次倾心相待,我得以慰藉自己的蹉跎岁月。

注释:

  • 野寺:指郊外的寺庙。
  • 依林木:依傍着树林。
  • 官园:官方的园林。
  • 带芰荷:环绕着荷花。芰,即菱角,这里指荷花。
  • 饭蔬:简单的饭菜。
  • 尊酒:指酒杯,这里指饮酒。
  • 礼容:礼仪的容态。
  • 宽俗苛:宽容世俗的苛刻。
  • 倾倒:倾心相待。
  • 蹉跎:虚度光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休日与同僚出游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休假日,赵蕃与同僚们一起出游,先是到了一个郊外的寺庙,后又到了官方的园林,享受自然美景,共饮共乐,感慨岁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野寺与官园的自然景色,以及与同僚们的共聚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野寺依林木,官园带芰荷”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而“饭蔬朝共集,尊酒晚成过”则展现了与同僚们的亲密无间。最后两句“公能数倾倒,我得慰蹉跎”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寺依林木:野外的寺庙依傍着树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
  2. 官园带芰荷:官方的园林环绕着荷花,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3. 饭蔬朝共集:早晨我们一起聚集吃简单的饭菜,展现了与同僚们的亲密无间。
  4. 尊酒晚成过:晚上才得以举杯共饮,表达了共聚的欢乐。
  5. 岁月记游胜:岁月记录了我们的游玩胜景,感慨时光的流逝。
  6. 礼容宽俗苛:礼仪宽容而世俗苛刻,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
  7. 公能数倾倒:您能够多次倾心相待,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
  8. 我得慰蹉跎:我得以慰藉自己的蹉跎岁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野寺依林木,官园带芰荷”中的“野寺”与“官园”,“依林木”与“带芰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岁月记游胜”中的“岁月”被赋予了记忆的功能,拟人化手法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与同僚们的共聚时光,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不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野寺:象征宁静与远离尘嚣。
  • 林木:象征自然与生机。
  • 官园:象征官方的优雅与宁静。
  • 芰荷:象征美丽与纯洁。
  • 饭蔬:象征简单与朴素。
  • 尊酒:象征欢乐与共聚。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礼容:象征礼仪的宽容。
  • 俗苛:象征世俗的苛刻。
  • 倾倒:象征倾心相待。
  • 蹉跎:象征虚度光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野寺”和“官园”分别象征什么? A. 宁静与官方的优雅 B. 远离尘嚣与宁静 C. 自然与生机 D. 美丽与纯洁

  2. 诗中的“饭蔬朝共集,尊酒晚成过”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世俗的不满

  3. 诗中的“公能数倾倒,我得慰蹉跎”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世俗的不满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李通判休日约僚属追凉于净因已复酌于芙蕖馆》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对友情的感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