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时间: 2024-12-29 20:02:1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作者: 元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白话文翻译:
谁能理解这个贫困的丈夫呢?他家中有一个愁苦怨恨的妻子。
请你听听她的诉说,能不让人感到酸楚和凄凉吗?
她怀中的孩子,连同山下的羔羊相比都显得不如。
她空自惦记着庭前的土地,却化为人世间的官吏小路。
出门时望向山泽,回头却又心中迷惘。
何时才能见到府主,长跪在他面前哭泣呢?
注释:
- 苦贫夫: 指贫困的丈夫,生活艰辛。
- 愁怨妻: 形容妻子因生活困苦而愁苦和怨恨。
- 所怜抱中儿: 形容母亲对孩子的怜爱,孩子的处境堪忧。
- 庭前地: 指自家的土地,但因生活无望而感到无奈。
- 人吏蹊: 指官吏的道路,暗示社会的冷漠和官僚的无情。
- 府主: 指地方的官员或上级,表达对权力的渴望和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唐代诗人,字子安,生于公元658年,卒年不详。他以“乐府”诗闻名,诗作多描绘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贫妇词》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这首诗以一位贫困妇女的口吻,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贫妇词》通过贫困妇女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楚和无助。诗的开头用“谁知苦贫夫”引出,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深刻的同情和思考中。接着,诗人通过对妇女内心愁苦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对丈夫生活困境的理解和对家庭的忧虑。
诗中提到“所怜抱中儿”,深刻地表达了作为母亲的责任和无奈。她的孩子在贫困中成长,连羔羊都显得更加幸福,暗含着对生活的无奈。这种比较不仅突出了母亲的苦楚,也揭示了社会对弱者的冷漠。接下来,“空念庭前地”则体现了对土地的惋惜,象征着失去的希望与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状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对权力的不屑与依赖,直击人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知苦贫夫: 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 家有愁怨妻: 直接描绘家庭现状,揭示内心的愁苦。
- 请君听其词: 以恳求的语气引导读者关注。
- 能不为酸凄: 表达对悲惨生活的深刻同情。
- 所怜抱中儿: 强调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无助。
- 不如山下麑: 通过对比揭示孩子的处境之悲。
- 空念庭前地: 体现对生存空间的失落感。
- 化为人吏蹊: 描述官吏的冷漠,暗示对权力的无奈。
- 出门望山泽: 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 回头心复迷: 反映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 何时见府主: 表达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 长跪向之啼: 以恳求的姿态,展示对权威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 使用“抱中儿”与“山下麑”的对比,突出母亲的无奈。
- 拟人: 赋予土地以情感,表达对失去的怀念。
- 叠词: “酸凄”强调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贫困家庭的苦难,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一位贫妇的视角,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改变现状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贫夫: 贫困的象征,代表社会底层。
- 愁怨妻: 体现了家庭的苦难与不幸。
- 抱中儿: 代表母亲的责任与爱。
- 山下麑: 对比中无辜的生命,象征幸福。
- 庭前地: 代表失去的家园与希望。
- 府主: 权力的象征,带有无奈与渴望的双重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谁知苦贫夫”意指什么? A. 贫困的丈夫
B. 富有的商人
C. 忧愁的孩子
答案: A -
诗中“所怜抱中儿”表达了哪个情感? A. 对孩子的愤怒
B. 对孩子的关爱与无奈
C. 对孩子的忽视
答案: B -
“何时见府主”中的“府主”指的是什么?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春望》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春望》: 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怀,主题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元结诗集》
- 《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