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歌十首。大夏》
时间: 2025-01-16 22:27:31意思解释
补乐歌十首. 大夏
作者: 元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夏,有夏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国。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白话文翻译:
《大夏》是夏氏的乐歌,其意在于称颂大禹治水之功,表达了对中华大地的赞美。这首诗分为三章,每章四句。
茫茫的土地上,孕育了九州大地。
山峦高耸,河流深邃。
茫茫的土地上,四方均匀分布。
国家安定繁荣,边疆得到保护。
茫茫的土地上,歌颂万年长治。
上天赐予丰功伟绩,下民怀仁德。
注释:
- 茫茫下土: 指广袤的土地,象征中华大地。
- 九州: 指中国的九个大地块,象征广阔的国土。
- 长岑: 高耸的山峰,代表自然的伟大。
- 深流: 深邃的河流,象征着生命的源头。
- 安乂: 安定、繁荣,指国家的和谐。
- 封疆: 边疆的安宁,寓意国家的完整与安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字子猷,号苕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65年。元结以诗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民族团结的时期。诗中以大禹治水的典故为背景,旨在表达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期望,反映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大夏》是一首充满了对中华大地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的诗作。诗人在开篇即指出“有夏氏之乐歌”,这不仅是对夏朝的历史回顾,也是对大禹治水伟业的致敬。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一,代表着对自然的征服与对国家的贡献。
诗中反复提到“茫茫下土”,这不仅强调了中华大地的广阔,也隐喻着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存、奋斗的历史。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对伟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层次分明,既有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期盼,又有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夏,有夏氏之乐歌也: 直接点明主题,介绍诗歌的来源与背景。
-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描绘出广袤的土地孕育出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象。
- 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表达对国家安定、边疆稳固的向往,体现出政治理想。
-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反映出对上天赐予的丰功伟业和人间的仁德的感激。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象征: “茫茫下土”象征着广袤的中华大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 诗歌旨在赞美中华大地的壮丽与和谐,同时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安宁的美好向往,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下土: 象征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 长岑: 象征天地的高大与伟岸,体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
- 深流: 象征生命的源泉,暗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夏》诗中提到的“九州”指的是哪个概念? a) 中国的九个大地块
b) 夏朝的历史
c) 大禹治水的故事
答案: a) 中国的九个大地块 -
诗中“茫茫下土”象征什么? a) 国家安定
b) 广袤的土地
c) 人民幸福
答案: b) 广袤的土地 -
诗人在诗中反复提到的意象是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历史的英雄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 a) 自然的壮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元结的《大夏》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在描绘自然景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元结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安宁与历史的传承,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体验与风景的瞬息万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